食品学院红色“1+1”再深化:从田间到舌尖,产学研共绘后南台新“食”代

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乡村振兴,落实学校与密云区红色“1+1”行动二十周年再出发工作部署,食品学院党员深入基层解民生、治学问、担使命。5月23日,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酿酒工程研究生第一党支部、本科第六党支部前往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后南台村,联合后南台村党支部再次开展“红色1+1”共建活动,通过“理论学习+科普宣讲+田间实践+走访慰问”的形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1748511638624037801.png

后南台村位于密云水库二级保护区,2020年8月,在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和勉励,并提出殷切期望。本科第六党支部书记孙璐带领共建党支部成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领会回信中蕴含的殷切期望与重要指示,凝聚思想共识。

“食育宣讲团”讲师刘娟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结合互动问答和现场演示,为村民带来一场关于食源性疾病的精彩科普宣讲,阐述食源性疾病的危害、预防措施以及日常饮食中的关键注意事项,讲解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内容丰富且实用,获得现场一致好评。后南台村党支部书记刘辉表示,后南台村将继续结合回信精神,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产业发展模式,着力通过三产融合激发乡村经济活力。希望通过两地共建活动能将食品科普知识“引进来”,让后南台村“走出去”。

1748510238015035190.png

带着理论学习的热度,青年党员们扛起锄头走进“趣味菜园”实践基地。刘辉向党员们详细介绍了当地特色作物种植技术和传统农耕经验。青年党员们深入了解后南台村农业发展现状,扛起锄头参与田间劳作,在挥洒汗水中感悟农耕文化。

1748510225223026403.jpg

党员代表们带着关怀叩开村中老人的家门,为他们送上米面油等生活慰问品,从促膝长谈中收集的民生需求,为后续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奠定基础。在交流过程中,小组成员还进一步了解到后南台村响应密云水库生态圈建设的诸多贡献和克服困难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艰苦历程。

image.png

带着田野调查的收获,共建党支部的党员围坐展开“乡村思政课”。刘辉分享的基层治理“三劲”工作法——以“钻劲”研透政策、“闯劲”突破瓶颈、“干劲”凝聚民心。这些鲜活的基层经验让青年党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实践智慧。

image.png

食品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院团委书记杨彤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食品学院与后南台村携手共建的一次深化拓展,也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通过此次活动,青年党员们得以深入乡村一线,在躬身实践中深刻领会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与潜在机遇,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思路。


供稿:食品学院

供图:食品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马文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