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逢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一周年之际,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动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拓展“党建思政+科技小院”育人模式实绩实效,动科学院于近期开展“党建赋能科技小院”系列活动,以立德树人、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为基本思路,创新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形式,持续发掘基层党建理论与实践成果,助力科技小院建设高质量发展。
4月23日下午,活动第一站来到昌平奶牛科技小院,举办昌平奶牛科技小院及临时党支部揭牌仪式并与昌平区农业农村局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中国农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兼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紫威,北京市畜牧总站党总支副书记、副站长、家畜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路永强,昌平区委农工委委员、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卫东,动科学院党委副书记赵钺,动科学院动物繁殖与发育科学系主任、动物繁殖与发育科学系教职工党支部书记、昌平奶牛科技小院首席科学家刘国世,昌平区三石奶牛场场长周俊及学院师生3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昌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书记、副主任王天坤主持。
隆重揭牌,党旗飘扬科技小院
揭牌仪式上,李卫东对到场的领导、师生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对昌平奶牛科技小院在提高奶牛受胎率、降低牛奶体细胞数、提高牛奶褪黑素含量等技术方面取得的突破予以充分肯定。他表示,把“科技小院”作为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主阵地,作为推动现代奶产业发展体系的新载体,加强党建引领,凝聚共建合力,汇聚科技力量,必将开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同时,他也期待以此为契机,共同探索“政企产学研”结合新路径,全面推动昌平区农业产业振兴。
路永强在讲话中表示,长期以来,科技小院在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际问题,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昌平奶牛科技小院作为家畜科技小院的代表,在科技创新、增产增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临时党支部的成立作为加强小院党建引领的重要举措将支部建在小院上,让小院在党的领导下,产出更优质的奶,产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培养更多的知农爱农产业人才。
马紫威全面回顾了科技小院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学校对科技小院建设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她表示,将党建思政元素引入科技小院建设,以支部结对共建为依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对进一步助推农业绿色转型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此次支部建设为契机,希望奶牛科技小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先强农 农大做先锋”,在乡野沃土做出中国农大人应有的贡献。
之后,马紫威、路永强、李卫东、赵钺共同为昌平奶牛科技小院揭牌。
赵钺宣读《关于同意昌平奶牛科技小院临时党支部成立的批复》,与会领导共同为昌平奶牛科技小院临时党支部揭牌并为党建指导员刘国世、王天坤颁发聘书。
动物繁殖与发育科学系教职工党支部、昌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和昌平奶牛科技小院临时党支部签订支部共建协议。未来,三支部将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队伍共建等形式,探索基层支部结对共建新模式,打造小院党建品牌,将临时支部建设成推动小院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堡垒。
学习座谈,回信精神再思再悟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交流师生学回信、担使命过程中的收获感悟,在学思践悟中再领会再出发,揭幕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共同开展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座谈会,会议由动科学院党委副书记赵钺主持。
座谈会伊始,刘国世从奶牛科技小院建设情况、党建基础和工作计划三个方面对小院工作进行详细介绍。他表示,临时党支部的建立为小院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将科学研究与乡村振兴有益结合,将新技术带到生产实践上推动创新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畜牧产业优秀人才。下一步小院将开展党员之家建设,让党员同志们在小院中更有归属感。
李卫东简要介绍了昌平区家畜产业发展情况,对科技小院推动农业发展成效予以高度肯定。他表示,希望同学们以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不断振奋青年学子服务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朝气、才气和生气,理实并重、知行合一,以小院为舞台,脚踏实地,产出更多科研硕果。
王天坤、周俊等从科技小院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视角出发,对小院学生提出了新的期待,希望他们把握锻炼机会,珍惜大好平台,进一步扎根一线,将所思所学发挥在生产实践上,帮助牛场持续健康发展。
昌平奶牛科技小院指导专家、学院教师高帅、张鲁、王冰源、姬鹏云分享了自身指导学生开展工作的经历,纷纷表示科技小院已经成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总书记的回信极大地激励了广大师生的工作热情,未来也将以实际行动响应总书记的勉励和指示,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去年7月底,京郊发生特大暴雨洪水,导致科技小院和周边区域大范围断电、断路。正是在这样的艰难时刻,我牢记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不等不靠,‘自找苦吃’,积极自救,不仅解决了自身饮食问题,还找到了科技小院出行的途经。”“今年我正式进入昌平奶牛科技小院,开始了科技小院的生活,这里不仅让我学到了丰富的科技知识,更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如何解决问题,这是在书本是学不到的。”作为科技小院学生代表,单相澳、王朋、高家瑞、尹德朋结合自己在小院的学习生活经历交流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收获和感悟。
路永强通过分享自己的求学经历,对小院学子提出三点期望,一是以院为家,树立牢固的主人翁意识和家国情怀;二是持续深入,在小院要扎得住、做的深,不断提升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勇担使命,明确作为农大学子肩上的责任,以小院为起点,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马紫威对昌平奶牛科技小院在人才培养、产学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她表示,动科学院拥有良好的党建工作传统和经验,临时党支部的成立,对于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小院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希望支部党员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牢记总书记嘱托,积极亮身份、树旗帜、做表率,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为小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真正实现小院虽小,大有作为。
恰逢世界读书日,座谈会现场,与会领导老师向小院学生赠送《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安民 永攀生命高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书籍和读本,希望同学们能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理论素养。
参观调研,产学结合助力发展
座谈结束后,参会人员一同参观考察了昌平奶牛科技小院和三石奶牛场,亲身感受科技小院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作用。依托三石奶牛场,奶牛科技小院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推进最新科研成果落地,解决奶牛养殖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极大地推动了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了共建单位及周边养殖场收益。截至目前,小院已成功培养1名硕士毕业,在驻学生9人,小院成员驻扎期间累计发表学术论文7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其中授权2项,参与制定团体标准2项,参与助力2款产品极致“晚安奶”上市和北京三石奶牛场生鲜乳起售,累计提供技术支持和推广服务10余次。
调研过程中,与会人员聚焦牛场建设发展的困点和难点,就如何推进牛场更好发展,进行现场了研讨。
供稿:动科学院
供图:动科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孟祥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