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迎学校“双甲子”华诞之际,为响应构建“校地共庆百廿”党建联合体的号召,深化红色“1+1”品牌建设,凝聚校地企党建合力,推动党组织政治功能强化与资源共享共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6月8日,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呼伦贝尔草业科技小院研究生党支部、特泥河农牧场有限公司第九连(队)党支部、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党支部在呼伦贝尔草业科技小院会议室,联合开展了以“党建科研双融双促 推动小院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党日联合共建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支部共建纽带,将高校科研优势与地方生产实践深度融合,为助力牧区发展和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小院智慧和力量。
联学铸魂:深学细悟明方向,科技强农重千钧
活动伊始,三个支部党员齐聚一堂,共同开展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专题学习座谈会。聚焦规划中“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等重大要求,特别是“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水平”、“强化储备调控”、“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推进农机装备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融合”五个关键抓手,与会党员展开了深入研讨。
科技小院党支部党员结合自身研究实践,详细分享了在呼伦贝尔草场应用的免耕补播技术、原状覆膜技术、放牧补饲技术、季节性休牧技术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成效。研讨中,校地企三方党员将政策目标与小院科研实践紧密对应,就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技术成果在当地进行示范推广与应用展开了热烈交流,明确了科技赋能草牧业发展的着力点。
技术躬行+初心对话:扎根田野解疑难,回望军垦砺初心
在“技术躬行”环节,科技小院研究生党员带领九连党支部与生态园区党支部的同志,实地参观了小院机械库和试验站点。围绕当前重点推广的“草地原状覆播技术”,小院党员进行了现场操作示范和答疑解惑。据悉,该技术已累计推广应用覆盖草场3万亩,成效显著,2025年将持续加大推广力度,惠及更多养殖户。带着对科技兴农的感悟,党员同志们来到特尼河农牧场九队场部,在当地党员带领下参观了农垦军基精神展史馆,重温老一代农垦人战天斗地、奉献农业的峥嵘岁月,感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进一步坚定了服务“三农”的初心使命。随后,大家前往由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党支部指导建设的有机肥生产基地,观摩了利用草地资源生产有机肥的现代化工艺流程,共同探讨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可行路径。
誓志赋能:田间云端共誓言,党建赋能启新程
活动尾声,“誓志赋能”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呼伦贝尔草业科技小院在站师生党员与远在学校本部的草业学院在校研究生党员,通过远程连线方式实现跨地域联动。在小院党支部书记领誓下,两地全体党员面对鲜红党旗,同步庄严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回荡在呼伦贝尔的田野与中国农大的校园,铿锵有力地宣示了全体党员牢记嘱托、不忘“强农兴农”初心使命的坚定决心,凝聚起以高质量党建赋能科技小院创新发展的澎湃动能。
未来,呼伦贝尔草业科技小院研究生党支部将持续深化“党建科研双融双促”模式,不断拓展校地企共建的深度与广度,努力将小院打造成为推动草牧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书写农大人的奋进答卷,献礼中国农业大学双甲子华诞,共绘草原大地绿意盎然的新画卷。
供稿: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
供图: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马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