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农业大学新时代人才工作会胜利召开的热烈氛围中,11月8日下午,土地学院“大地之声”教职工理论学习平台联合北京土地学会举办“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耕地保护”主题宣讲会,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二级研究员、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郧文聚做主题宣讲,通过讲述科学家尤其是土地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赤子情怀和感人事迹,解读了科学家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激励土地工作者、青年学子勇于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迅速成长为新时代土地“人才”,加速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土地学院全体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北京土地学会领导参会,土地学院副院长、北京土地学会会长朱道林主持宣讲会。
郧文聚以慷慨激昂的语言讲述了土壤学家李连捷、农业工程学家陶鼎来、土地科学事业创始人马克伟、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石元春、工程院院士辛德惠等老一辈科学家心系祖国、勇于创新、服务人民的感人事迹,生动的诠释了科学家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结合自身工作经历,郧文聚梳理了新中国土地事业的发展史、土地政策的变迁史,阐释了土地学科建设发展、国家设立“18亿亩耕地红线”等的重大意义。
通过分析“爱知目标”(联合国生物多样性2020目标)未能实现的原因、“六不用”生态农业以及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目标达成路径等,郧文聚指出了中国土地事业前景光明、任重道远,激励土地学院师生和所有“土地人”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专业自信,锚定国家耕地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的情怀投身到土地科学事业中来。
朱道林对郧文聚热情洋溢的宣讲、对土地学院工作的肯定以及对土地学科的支持表达了深深的谢意,并传达了学校新时代人才工作会精神,强调人才是学校、学院第一资源,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的精神之源。他希望学院师生以学校人才工作会及本次主题宣讲会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家精神,主动对接国家耕地保护等重大需求,用好各级人才沟通交流平台,释放内在活力,激发创新动力,推动学校、学院高质量发展。
宣讲会后,陈轲副会长代表北京土地学会向土地学院赠送了由朱永官院士主编的《土壤健康研究前沿解读》一书,刘尚民代表土地学院接受赠书并表达谢意。
供稿: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供图: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马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