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学院博士生党员赴中央党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在喜迎中国农业大学建树百廿华诞之际,3月24日,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土地管理系博士第二党支部联合校党委理论学习宣讲团博士分团,赴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举办“讲农大故事·承稼穑精神”主题党日活动。两校青年理论骨干以跨越世纪的“红色基因”为纽带,通过沉浸式校史宣讲与创新性理论对话,共同探寻新时代农业强国的实践密码,赓续“解民生之多艰”的初心使命。

校史交融溯初心,红色基因共传承

中共中央党校崇实宣讲团团长冀宇超在开场致词中追溯了两校的历史渊源。他表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校址曾是清华大学农学院旧址,而清华大学农学院于1949年参与合并组建北京农业大学,成为中国农业大学的前身之一。这一地理与历史的联结,为两校赓续红色基因、共担强农使命奠定了深厚基础。

图片1.png

宣讲激荡强国志,稼穑精神绽光芒

土地管理系博士第二党支部书记、学校党委理论学习宣讲团博士分团团长罗宇超以“醒农·新农·兴农——与强国时代同行”为题发表主旨宣讲。他结合校史中的红色传统与新时代农大人的实践探索,从“醒农”精神的历史启蒙、“新农”科技的创新突破,到“兴农”使命的全球担当,系统阐释了农大人在乡村振兴中建新功的生动实践。

图片2.png

崇实宣讲团副团长薛国峰则以“风雨中立定脚跟——我们老校长的外交战略抉择”为题,回顾了以中共中央党校老校长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外交思想,强调了战略定力与家国情怀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微信图片_20250401171559.png

互动交流凝共识,知行合一话担当

在交流环节,双方围绕新时代理论宣讲创新与农业强国建设实践展开深度对话。

罗宇超分享了“以青年话语讲述青年担当”的宣讲方法论,强调要立足受众认知特点构建话语体系,通过情感共鸣实现价值引领的传播效能。

崇实宣讲团讲师董欣在分享中动情道:“温家宝总理曾说:‘如果我再有一次上大学的机会,我一定报考农科院校。’我现在也在想,我为什么没有学农业?”他表示在今日的宣讲经验分享中明确了自己的宣讲道路。

土地管理系博士第二党支部成员尹宇清结合专业研究提出创新见解:“农业外交作为非传统外交的重要维度,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我国通过科技小院模式向非洲、拉美等地区输出现代农业技术,既践行了大食物观的战略布局,又开创了南南合作新范式——这种将农科智慧转化为外交软实力的创新实践,正在重塑全球农业治理格局。”这一兼具学术深度与现实关怀的发言,引发全场热烈掌声。

微信图片_20250401171614.png

校史寻根再启程,携手奋进新时代

会后,双方共同参观了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的校园,在历史建筑与红色印记中感悟初心使命。此次活动以校际联学为契机,推动青年党员在知农爱农中厚植情怀,在强农兴农中锤炼本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与力量。

微信图片_20250401171629.png

供稿: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供图: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马文哲

635
分享
分享到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