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精神,筑牢理想信念红色之基,近日,国际学院党委组织开展第五期“红炉计划”红色实践教育活动——赴江西井冈山进行为期四天的红色实践教育,接续沿用“参观学习+研讨交流+撰写报告”的组织形式,以老带新、学思结合。
学院特别邀请了校关工委副主任岳敏、校关工委副主任齐爱兰和国际学院关工委副主任、特邀组织员孟繁锡教授分别带队并对项目活动给予专项指导。学院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陈明海全程参与活动。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地探访,成员们深入学习新时代井冈山精神,身临其境感受井冈山斗争的烽火岁月,感悟革命先烈的为民初心,汇聚精神伟力,凝聚奋进力量。
红色之旅总动员,革命理想高于天
4月11日,学院召开了“红炉计划”井冈山行的启动仪式。院长李道亮以“坚定理想信念,传承井冈山精神”为题进行了专题教育,他对井冈山精神进行了深度解读,并鼓励同学们要坚定信念,努力进取,为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竞争能力的新时代青年而不懈奋斗。
党委研究室副主任闻静超要求同学们能够围绕“井冈山精神是什么”、“井冈山精神和‘我’的关系”、“怎么让井冈山精神成为前行的动力”这几个问题去观察、思考、感悟,鼓励同学们利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基因,做为新时代建设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开拓进取。
组织员刘芮宁介绍详细介绍了井冈山红色之旅的项目背景、前期准备和活动流程,并预祝三个小组的红炉成员在旅行实践中学有所获,行有所得。
陈明海总结致辞强调“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实践教育活动的机会,深刻领会和感悟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和实质,不断淬炼成长。
追寻伟人革命足迹 思想之光熠熠生辉
师生们来到位于井冈山茅坪的八角楼,一起坐在矮凳上聆听毛主席是如何在油灯下运筹帷幄,为中国的革命道路指明方向,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伟大历史著作。茨坪旧居详实地为师生展现了毛主席及战友们在艰苦岁月中的生活与工作场景。师生们驻足在毛主席旧居,感受峥嵘岁月,回味“一根灯芯照亮中国革命方向”的故事。岳敏老师和组员在大井村故居的读书石前研讨时说到:“毛主席在田间地头进行农村调研,与群众打成一片,他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每个农大学子学习。”
理论实践交融 久久为功强党性
红炉成员们探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刘仁堪、贺页朵、伍若兰等革命英雄事迹激励师生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初心本色。博物馆参观让红炉成员们深切体会到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艰苦卓绝与辉煌成就。
此外,学院特请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为师生讲授以“弘扬井冈山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为主题的专题教学课。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艰辛历程、革命先辈对创建根据地的历史贡献、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和传承发扬井冈山精神的现实意义四个方面为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教学课。参观与讲座交融理论与实践,激发了红炉师生们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的决心与信心。
探访脱贫致富神山村,重走总书记三农之路
红炉师生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走进神山村,见证了乡村振兴为革命老区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对走向共同富裕的殷切话语仍回响耳畔,如今的神山村,已经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典范、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践。孟繁锡老师对组员们说道:“神山村激励着更多地区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径,也激励着你们成为知农爱农的新时代青年,一同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
风雨兼程缅怀革命先烈,志坚如磐宣誓入党初心
在细雨中,红炉师生们前往井冈山小井红军医院和小井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成员们静听“张子清师长献盐”、“曾志井冈送子”的革命故事,表达对先烈无尽的怀念与崇高敬意。
次日,红炉师生们前往井冈山烈士陵园庄重敬献花圈。面对党旗,党员们在陈明海的带领下,高举右拳,进行了铿锵有力的庄严宣誓。齐爱兰老师和组员在看到烈士陵园墙壁上密密麻麻书写的姓名时,深深敬仰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精神,也为更多无名英魂永埋红土而惋惜。
红韵井冈行,师生意共融
据悉,井冈山之旅结束后,学院将结合“师生党员同上一堂课”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将针对性的展开“红炉计划”研讨学习活动,老一辈党员和发展对象们通过研讨交流、撰写报告提高思想认识,师生同感悟,共成长。
赓续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井冈山红色之旅至此圆满落下帷幕,这是一次精神洗礼的旅程,更是一场对“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基因”主题的生动实践。成员们深刻领悟到井冈山精神的核心要义——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红炉计划”成员们将以实际行动厚植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供稿:刘沐妍
供图:国际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马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