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立德树人工程,促进学科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3月25日下午,食品学院“食育辅导员工作室”举办“学科文化赋能思政教育”交流活动,通过学科文化主题宣讲、研讨交流、互动体验等形式,共同探讨学科文化赋能思政教育新路径。食品学院党委副书记尹淑涛参会,来自兄弟院系30余名辅导员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食品学院辅导员杨婉若主持。
尹淑涛对兄弟学院辅导员的到来表示感谢,他强调,辅导员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力量。期待通过学科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全场景育人新路径,继续培育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为学校育人工作注入新动能。
食育宣讲团成员冯金璐以“新农人与兴农人”为主题,聚焦大食物观,讲述了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领域的责任与担当,高惟衍以“我们为什么和牛奶闹别扭”为主题,关注人群中常见的乳糖不耐受问题,进行了丰富生动的食品科普宣讲。
资源与环境学院分团委书记于秋洁受邀分享“资环学院学科文化赋能思政教育案例”,围绕“科技小院行”暑期社会实践与资环七日品牌团日活动,展现资环学院品牌亮点;植物保护学院学工办主任、分团委书记王轩受邀分享“思政领航,学科赋能:植物保护学院学科文化育人实践探索”,围绕植保学院“三辈五体四育”思政教育平台,展现植保思政智慧;食品学院辅导员吕轲彦以“学科文化赋能思政教育”作分享,展现食品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等重点工作;食品学院学工办主任杨婉若分享食育宣讲团系列工作,展现宣讲团走进乡土中国,走一路、学一路、讲一路的食育科普风采。
活动特别设置了食品学科文化体验环节,与会辅导员参与青团文化体验与制作,切身感受食品文化的独特魅力。
食育辅导员工作室秉承以食育人的工作理念,通过食育进行理想信念、学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健康、劳动教育等意识的引导与培养,打造食光日历、“食光亭”一站式学生社区、食育生态圈、食育宣讲团等特色专项行动,通过食育融合体系,建立食育链和食育集群。未来,食育辅导员工作室将继续发挥“食育”特色,从食育到“五育”,延伸育人链条;从田间地头到舌尖滋味,让教育充满“食欲”;从五湖四海到秋收冬藏,提升学生的“视域”;从人生百味到找到适合自己的味道,“食遇”最好的自己。
供稿:食品学院
供图:食品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马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