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甲中农 百年园艺 | 园艺学院走访孟新法教授开展“口述园艺历史”活动

在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为深入挖掘和传承园艺学院的历史文化和学院精神,激励师生鉴往知来、砺行致远,6月3日,园艺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关工委副主任付国强和学生一行看望走访了学院离休专家孟新法教授,开展新一期“耕艺传薪”成长工坊暨“口述园艺历史”活动。

1749105325672084431.jpg

孟新法教授1932年出生于山东潍坊贫穷小村庄,年少历经抗战动荡,辗转至沈阳工作后,凭借出色表现被推荐到大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又因成绩优异获得到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深造的机会,期间深受苏联园艺学家米丘林影响,立志投身农业。1956年,他进入北京农业大学,自此开启毕生奉献的园艺生涯,曾任园艺系党总支副书记、书记等职务。长期从事葡萄、桃和草莓等园艺作物的育种栽培研究,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成果奖三等奖,出版了《果树设施栽培》、《葡萄保护地栽培120问》和《草莓设施栽培技术问答》等著作。

现年93周岁高龄的孟新法教授精神矍铄,思维清晰,他分享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充满感情地回顾了在园艺学院学习工作中的难忘经历。从动荡年代的苦难少年,到在园艺行业发光发热的专家,在漫长岁月里,无论遭遇何种困难,他始终秉持“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坚守学习和工作岗位,以勤奋与执着深耕园艺领域,用奋斗书写了从逆境突围、为理想坚守的不平凡人生,其精神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孟老师深情回忆了沈隽先生扎根科研淡泊名利,燃烛案头鞠躬尽瘁的一生,每个点滴都饱含着沈隽先生对园艺事业的无限热爱与默默奉献。孟老师深切表达了对沈隽先生的怀念和感激,沈先生身上的教育家精神和高尚师德师风激励着一代代园艺人潜心耕耘,薪火相传。最后孟老师祝愿学院各项事业不断发展,新人涌现,成果频出,寄语园艺学子要夯实专业基础,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真正做到知农爱农,将自己的所学所长投身到祖国的农业强国建设中去。

付国强代表学院真诚感谢孟老师为学院发展做出的贡献,祝愿老专家身体健康、幸福安康,并介绍了学院筹备校庆工作相关情况,感谢孟老师为学院正在开展的设立沈隽先生纪念雕像捐赠项目贡献一份力量,并送上捐赠证书。   

本次活动不仅传承了学院文化传统、赓续了精神血脉,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窥探历史发展过程、感悟国家栋梁之艰辛的大门。学院师生定将秉承着传承学院优秀文化的使命,在前行的路上会更加努力,奋力拼搏,创造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园艺事业贡献强大力量。

供稿:园艺学院

供图:园艺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马文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