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校 | 资环学院李洁明课题组揭示全球微/纳米塑料对淡水微藻的毒理效应规律和潜在生态风险以及微藻类群的特异响应

5月18日,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李洁明副教授团队于自然指数期刊、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Top期刊《水研究》(Water Research)发表题为《全球微/纳米塑料污染与淡水微藻作用系统综述的荟萃分析:毒理效应规律、微藻类群的特异响应及潜在生态风险》(Meta-analysis for systematic review of global micro/nano-plastics contamination versus various freshwater microalgae: Toxicological effect patterns, taxon-specific response, and potential eco-risks)的论文(DOI: 10.1016/j.watres.2024.121706),系统汇总并筛选了涵盖1071份数据的63篇出版物,运用荟萃分析和亚组分析探索了微/纳米塑料(micro/nano-plastics, MNPs)的尺寸、浓度和类型等各参数对淡水微藻的毒理效应规律,揭示了特定MNPs参数下的潜在生态风险,以及不同微藻分类群对MNPs的特异性响应。

文章首页截图.jpg

微/纳米塑料(MNPs)是新兴持久性污染物,正威胁着全球淡水生态系统,而微藻类作为营养级底层的重要初级生产者,极易遭受MNPs污染导致生长和生理功能被干扰,这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更高营养级的生物,引发生态风险,因此了解MNPs对淡水微藻的毒理效应规律及潜在生态风险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单个研究样本量较小,不同研究运用的暴露条件、测量和分析方法不同,未能准确实现上述目标。基于荟萃分析的系统综述可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该研究工作依据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首选报告项目指南(PRISMA, 2020年),纳入了2013年至2023年间发表的63项研究,涉及22个微藻属(隶属于5个门)和7种塑料类型,通过提取、计算、总结和分析所选研究,准确评估不同研究的效应大小,总结得出MNPs对淡水微藻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效应,并指出MNPs尺寸、浓度和类型以及微藻类群是影响MNPs对淡水微藻生长的四种因素。

(a) 54篇文章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得出的森林图; (b) 发表偏倚评估.jpg

(a) 54篇文章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得出的森林图; (b) 发表偏倚评估

之后通过亚组分析方法,利用涉及生长和生理的9个结局指标(生长、叶绿素-a含量、类胡萝卜素总量、胞外蛋白质含量、胞外多糖含量、SOD活性、MDA含量、细胞内外毒素含量),进一步评估MNPs尺寸、浓度和类型对淡水微藻的毒理效应规律及内在机制,以及不同微藻分类群对MNPs的特异性响应。

MNPs尺寸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微米塑料(>100nm且<5 mm)更倾向于抑制微藻的光合作用,因为其尺寸相对较大,附着在微藻表面时可大规模阻挡光线到达微藻的光合中心;而纳米塑料(≤100 nm)尺寸较小,可以直接嵌入或穿透细胞壁/膜,破坏细胞完整性,甚至导致细胞裂解,使细胞内毒素被大量释放。

微纳米塑料的(a) 尺寸、(b) 浓度和(c) 类型对不同生化指标的影响; (d) 不同微藻门对微纳米塑料的生化指标响应.jpg

微/纳米塑料的(a) 尺寸、(b) 浓度和(c) 类型对不同生化指标的影响; (d) 不同微藻门对微/纳米塑料的生化指标响应

MNPs浓度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0~50 mg/L微/纳米塑料范围内,MNPs浓度越高,在水中悬浮和分散地越充分,微藻的生长和叶绿素-a含量受到的抑制效应越大。随着浓度的进一步提高(>50 mg/L),MNPs会发生聚集和沉淀,使得水体中自由分散的MNPs浓度降低,对微藻的抑制作用不再加强。

MNPs类型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聚酰胺(PA)对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聚乙烯(PE)对光合色素的负面影响最大;聚氯乙烯(PVC)可显著刺激微藻的胞外聚合物和胞内毒素产生;聚丙烯(PP)对细胞膜的破坏最为严重;聚苯乙烯(PS)可促进细胞释放毒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对微藻的影响微乎其微,总体影响最弱。

微藻类群亚组分析结果显示,MNPs对硅藻门的抑制效应最显著,因为其细胞体积较大,与MNPs接触较多,但其硅质细胞壁所能提供的保护却极少。绿藻门具有较厚的细胞壁,与隐藻门均对MNPs的耐受性较强。虽然蓝藻门对MNPs更为敏感,但由于它们具有特殊的自我保护策略(可产生毒素和胞外聚合物),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耐受性指数进一步表明,属于蓝藻门的Komvophoron、Microcystis和Nostoc对MNPs的耐受性相对较高。

(a) 不同微藻属对微纳米塑料的耐受指数; (b) 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影响单个微藻细胞的作用效果图; (c) 不同微纳米塑料浓度的毒理效应规律和潜在风险的效果图.jpg

(a) 不同微藻属对微/纳米塑料的耐受指数; (b) 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影响单个微藻细胞的作用效果图; (c) 不同微/纳米塑料浓度的毒理效应规律和潜在风险的效果图

该论文为理解MNPs污染下淡水微藻的命运、预测优势微藻,以及合理有效地评估和管理淡水生态系统中MNPs污染所引发的生态风险提供了深层次的理论依据。

中国农业大学为该论文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资环学院博士生郭钟惠为论文第一作者,近年以一作发表论文多篇;资环学院李洁明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项目的持续资助;本科生张梓青参与了论文研究工作。

该论文研究得到了国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271707、31872694)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4.121706

供稿:资源与环境学院

供图:资源与环境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马文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