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4f7283fb-1f44-4011-812b-15284441a868.png

孙振

行走杨凌,惊叹于一项项科技成果,更为背后的故事感动。

88岁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小麦育种专家赵瑜,在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60多年来吃住在陕西扶风县豆村农场试验基地,只因他深信“搞育种离不开土地和农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行走杨凌,对这句话的理解更加深刻。

说起杨凌小麦育种史,赵瑜语带自豪:上世纪全国六大小麦品种换代,4个出自杨凌,其中“碧玛一号”等品种累计推广超过4亿亩,极大地提高了小麦产量,“那时育种追求的是高产,现在追求的是优质,老百姓要吃饱,更要吃好。”

为培育高产优质农业种质资源,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近年成立种业创新中心,下设5个专家工作室,与17家高校院所、35家企业开展合作,年培育作物新品种20余项,推广超过5000万亩。赵瑜前年受聘为杨凌种业创新中心小麦工作站专家,承接中心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培育课题。课题研发学校提供多学科团队支持,种业创新中心提供科研经费,企业负责示范推广、成果转化,政企研协同攻关。

从主攻高产到培育建立高产优质农业种质资源,杨凌的实践告诉我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需要坚持坚守。要始终紧盯国家发展需求,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从专家团队单兵作战到政企研携手,杨凌的探索告诉我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需要求新求变。要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整合各级各类优势科研资源,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坚持坚守、求新求变,期待更多好技术、新成果,种出最好的中国粮。

《人民日报》2023年5月10日7版


责编:刘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