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农大硕士生兼职当“鸡倌”

一边读硕士一边当“鸡倌”?中国农业大学研一硕士生秦文向的选择曾让人大跌眼镜。不过从小对农业感兴趣的他,养鸡也养出了名堂,不但在老家成功创业,如今已打算在北京开农场。

心存农业梦 大一试验却失败

秦文向来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打小就生活在农村,帮家里饲养牛、羊、鸡等家禽。初中时,爸爸因病去世,他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退学回家当起了“放羊娃”。

自那时起,这个“放羊娃”就有了在农业方面有所作为的梦想,冲着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俩字,秦文向硬是拼了两次高考,终于考取了农大动物科学专业。

大一时他兴致勃勃地开始在老家养猪做试验,但因为猪生了病,最终没有成功,因此还欠下了一万多元的债,亲戚朋友也频频给他“眼色”看,觉得他一个大学生回家养猪很没“出息”。

可是,就算失败了,秦文向心里的那个梦想还是很强烈。

建“新型”养鸡场地下养鸡地上种菜

大二时,指导老师宁中华给“不死心”的秦文向指明了方向——结合自身条件,从养鸡做起,“投资少,风险小,学校的北农大集团还可以提供技术和品种的帮助”。

养鸡试验当年就在老家自家院子里开始了。最初500只鸡雏花了他一千多元,但带来了2万多元的收入。第二批的养殖,蛋鸡的数量增加到了1500只,这次赚了近4万元。

大四上学期,在亲戚朋友的资助下,他又投资了20多万元建立了能容纳3000只蛋鸡的新型养鸡场。这样地下养鸡,地上种菜,温控好,还能节约土地,鸡粪还能直接当菜地的肥料。秦文向说,现在每天能产2000多枚鸡蛋。“因为这种鸡蛋比平常的鸡蛋蛋黄比例大,所以价格也比普通鸡蛋贵一元多钱。”他说,这一批蛋鸡今年9、10月份就能卖了。

赚钱不耽误学业想在北京开农场

虽然养鸡有了收益,但秦文向也没耽误自己的学业,鸡场多是母亲、弟弟来照顾,自己则专攻“学术”。

今天上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宁中华向记者介绍,秦文向做事比较执着,请教问题都是刨根问底,特别是在养殖业上,“有时上厕所他也跟着我问问题。”

说起毕业打算,秦文向告诉记者,最近和一名同学刚刚与北京顺义的一个农场谈好,打算开一个散养鸡场,“目前已经定下来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