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榕江县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洪水肆虐导致当地群众生活陷入困境。获悉灾情后,中国农业大学2023年度贵州“头雁”第二期班同学迅速行动,班委第一时间向全班发出捐款倡议,同学们积极响应,向受灾地区伸出援手,用爱心汇聚抗灾力量,展现了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的责任担当。
贵州“头雁”用爱心汇聚抗灾力量
学员们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动员力量,在一天之内,40余名同学共捐款一万余元,并紧急采买了80桶消毒液、1200瓶酒精、36000枚口罩等受灾地区急需的防疫消杀物品。为确保物资快速送达,同学们分工协作、争分夺秒、群策群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接榕江抗洪救灾指挥部、联系运输车辆,杨瑞彪同学更是主动承担运输任务。
7月2日清晨,由东东、郑晶晶、张龙、杨瑞彪、邱春玲、李东沁玥及李相峰同学家属代表组成的爱心小队,满载防疫物资从贵阳出发,安全运抵榕江县物资管理中心。
搬运防疫物资
“在中国农业大学‘头雁’学员的爱心物资上,我们看到了‘风雨同舟’四个字的分量。”榕江县物资管理中心负责人在接收物资时说,“这些防疫物资来得太及时了,为我们开展灾后防疫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此次驰援行动不仅体现了“头雁”们“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使命,更彰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学们表示,作为“头雁”,既要带领乡亲们致富增收,更要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践行服务‘三农’的初心与使命。
中国农业大学承办的“头雁”培育项目,致力于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能够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带头人队伍。贵州“头雁”二期班同学驰援榕江灾区的行动,生动诠释了他们不仅是带动产业发展的“领头雁”,更是危难时刻心系群众、纾困解难的“贴心人”。这些“头雁”学员不仅具备兴农强业的过硬本领,更怀有深厚的为民情怀,是关键时刻靠得住、顶得上的中坚力量。
责编:刘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