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非洲农业更需要“小而美”的技术

近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行,新京报记者采访了长期从事中非农业合作工作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他说,“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多元化,是全球发展领域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具标志性的现象。在全球面临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粮食安全以及新型工业化和新技术转移等新的挑战面前,传统的南北发展合作、新型的南南合作,公民社会和私营部门等不同主体的积极参与,正在构成崭新的全球发展体系。”

7月28日,李小云在坦桑尼亚狮子村农户示范田里讨论玉米大豆间作情况。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随着全球格局的变化,中非合作正在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李小云表示,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中非合作的成果,为该目标的实现注入了新的动能。

“中非发展合作伙伴关系成长的重要基础,是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外溢的惠及。”李小云说,“2003年,中国对非投资仅为5.4亿元人民币,到2021年,达到了359.28亿元人民币。在这个过程中,2013年,中国成为非洲最大的外来投资国。同期中非贸易额从534.24亿元人民币增长到6224.4亿元人民币。中非投资和贸易最大的特点,是双方比较优势的互补,中国投资主要是基础设施和劳动密集制造业,属于非洲最为需要的短板,而从非洲出口到中国的,则是中国发展需要的原材料和农产品。非洲经济自本世纪初以来,进入前所未有的乐观发展阶段,与中非合作关系不断加强的阶段高度吻合,这一互补性合作为中非双方发展,特别是为非洲发展,提供了持续而强劲的推动力。”

非洲农业资源丰富,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农业发展潜力巨大。李小云说,“在过去这些年中,无论中国的发展外溢,还是中国的发展经验,都对非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非洲农业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制约远未消除,农业发展的潜力尚待挖掘。投资农业基础设施,提升技术水平无疑十分必要。但是针对非洲小农户生产,节约资本,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的农业系统和技术的开发,往往受到忽视。这也是未来中非农业合作中需要格外重视的事情。”

让中国经验真正在非洲落地

过去数十年中,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与大规模减贫的经验,是全球发展学习的重要内容。然而,如何让中国经验真正在全球落地?

李小云说,“中非在多方面存在差异,中国的发展经验不可能照搬到非洲。中国经济发展之所以取得举世公认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中国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中国特色发展的制度安排。但是有效利用全球化的红利和外部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吸收外资和接受发展援助的国家。通过系统的改革开放,确保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稳定,同时有机地将外部发展的各种要素,整合融入中国发展进程之中,这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大规模减贫的重要经验,具有值得学习参考的普遍意义。”

本世纪以来,许多非洲国家开始有机会学习中国发展和减贫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李小云表示,“如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化,蒙内铁路,坦桑尼亚标准轨铁路,很多非洲沿海城市现代化的港口等,都是这一发展学习中的成功案例。非洲大陆日益出现的跨越式发展的景观,凸显出非洲国家走向自主发展的决心,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中国经验的良性发展学习与借鉴。”

过去十多年中,李小云和他的团队,长期在非洲进行农业发展和减贫等方面的合作,如在坦桑尼亚实施“小技术,大丰收”“小豆子,大营养”等项目。据介绍,“小技术,大丰收”是把中国的玉米密植技术在当地推广,帮助当地玉米增产2-3倍。“小豆子,大营养”则是在玉米密植的基础上,引入玉米大豆间作技术,并同时教授当地农民制作豆浆,改善当地妇女儿童营养摄入不足的问题。“这两项技术最终整合在一起,成为符合当地实际需求的生产技术。实施上,坦桑尼亚农村普遍缺乏电力,日常农作缺乏工具,在乡村几乎没有农产品加工业。因此,那些过于超前的现代化农业技术,反而很难在当地落地,因为很难获得足够的投资,让当地的农业变成机械化、规模化的现代农耕业。反而是这些不需要大投入,不需要复杂的培训,农民就可以掌握的‘小而美’技术,对于提高农户生产力,增加收入,增加就业潜力巨大。”李小云说。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

新京报客户端2024年9月7日


责编:刘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