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边陲瑶寨的乡村振兴“密码”——探访云南省勐腊县河边村

本报记者 陆培法

032bd3ddbe7a4db19ee85bce20d2cc26.png

4e86e5d5ec164903ae244f8606e9e21b.jpg

河边村过去的老房子。

88e1881c61cd48619bc9d7faf256147d.jpg

河边村现在的房子和村景。

3280d0406eed4ab6b1582c453eb00905.jpg

李小云向村民展示村庄设计规划图。

e7a767ba041d47aab394ea77708836e2.jpg

建设完成后的瑶族特色民居客房内部。

DM_20230330163245_005.jpg

游客和村民一起跳舞。

e7a24d59083f47469b00f073e1318033.jpg

村民在挑香蕉。

0fc134892df3456b98093353b84b0311.jpg

河边村风光。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3月的北京,春暖花开。在一个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的演讲让学员们眼前一亮。

“打造新业态,培养乡村CEO(乡村职业经理人)……”李小云的很多想法,源自他在云南边陲的扶贫经历。

2014年的一个冬日,李小云来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进行扶贫实践。他在这个瑶族村寨长驻下来,帮助乡亲们发展起了产业,摆脱了贫困。2021年,李小云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河边村也成功解锁了乡村振兴“密码”。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河边村,探访这个村庄的蝶变故事。

“瑶族妈妈的客房”火起来

勐腊县是云南最南端的县,河边村是一个热带雨林环抱的瑶族山村。一进入村子,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争奇斗艳。一栋栋排列整齐、颇具瑶族风格的木楼掩映在绿树中,阳光照耀下,屋顶泛着蓝光,像一颗颗蓝宝石。行走其间,仿佛在画中游。

9年前,李小云刚到河边村时,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黄土飞扬,家畜乱跑,一些村民住在木头搭成的窝棚里,里面一片漆黑,漏风漏雨。眼前的一切,对李小云触动很大,他决定在村里长驻下来,并暗自起誓:不脱贫,不出村!

当时,河边村靠天吃饭,收入主要来自于甘蔗、砂仁、橡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4000元左右。为了筹资,李小云成立了“小云助贫中心”公益组织。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小云助贫”在河边村探索深度贫困综合治理。

经过驻村走访和深思熟虑,李小云提议河边村依托雨林资源和气候条件发展旅游业。当时,村里人住的木屋,只是用木板围一圈,石棉瓦搭个顶,矮小、无窗,不透阳光。要发展旅游业,李小云设想,首先需要建造充满阳光又有瑶族特色的房子,村民既能自住又能当作客房赚钱。当地政府采纳了李小云的提议,整合涉农资金,为村民建造新房。

房屋设计仍沿袭了瑶族传统的干栏式木楼,方便就地取材。木楼从房梁到围墙均为木质,上下两层,一层架空,二层住人。李小云提出,在每户民居内建设一间客房,叫作“瑶族妈妈的客房”。这种“嵌入式”瑶族民居,避免了千篇一律的民宿模式,打造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客居与主居相融合的瑶族特色民居。

几十年来住在低矮阴暗的窝棚里的村民们,想象不出高大、明媚的瑶族式建筑是什么样的。李小云自己设计出效果图,在投影仪上放给村民看时,不少村民仍半信半疑。直到第一批瑶族房屋建成后,村民们才纷纷加入。

从2015年底到2017年,整个寨子变成了一个大工地,油锯“嗡嗡”作响。村民们自己动手,一栋栋瑶族特色的干栏式木楼拔地而起,打造出“村里人不想出去、城里人想来看看”的河边村,把“诗和远方”过成了自己的日子。

在盖新房的同时,李小云推动将村庄美化、厕所革命、厨房革命以及会议、餐饮等设施建设纳入贫困综合治理工作中。

记者走进几户村民的客房和厨房,只见室内窗明几净,物品摆放规范整齐,无论是客房的床铺,还是厨房的桌椅餐具摆台,都与正规酒店、宾馆的房间一样。

大量游客慕名而来,住在改造后的瑶族特色民居里,品尝村里的“雨林鸡蛋”等特产,孩子们则痴迷于观察从未见过的植物与昆虫。“村子尽可能保持它原有的状态,但进入房间,生活又是现代化的。”李小云说。

村民们的创意更是层出不穷。记者在村里到处可以见到村民自制的艺术品。在一间客房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一张木桌子。这种桌子的木料很常见,以前被用来烧火,如今,村民们将其加工制作成有创意的木质家具。有村民利用木材原有的形状,雕刻出了“手”形椅子。还有村民利用一根大柱子原有的弧度,将其一分为二,做成入户楼梯,游客沿着这个自然弧度走上楼,别有一番乐趣。

村干部告诉记者,近年来,河边村充分利用气候资源、雨林资源、瑶族文化资源,打造以“瑶族妈妈的客房”为主的高端民宿新业态。目前,河边村已建起“嵌入式”客房47家,完善商业酒吧、儿童活动中心在内的基础设施达93项。通过绿化休闲空间,将自然景观与活力商业有机结合,为河边村打造多样的户外活动、就餐、交流空间。2018年,河边村整体脱贫。2022年,河边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2.6万元。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而且是新产业、新业态,只有将传统和现代对接融合,才能产生最大价值。”李小云说。

致富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在河边村振兴路上,特殊困难群体也没有掉队。

8年前,聋哑人盘萨涅眼里的光芒曾经熄灭过。丈夫和儿子先后去世,只留下她和小女儿。她面对的,不仅是失去亲人的痛苦,更是一个家庭失去劳动力之后的困境——橡胶没人割,地也种不动,盘萨涅一个人种点儿玉米,养两三头猪,玉米是猪的饲料,猪则是她的全部经济来源。

“建房子的时候,我们优先给她建。”李小云说。2017年4月,盘萨涅家的客房开始运营,每年可以为她带来1万多元的收入。

学做饭、学记账、学服务,政府组织培训,盘萨涅学习得极其认真。她买了冰箱、电视,不舍得自己用,而是给客房里的客人用。盘萨涅的客房是小间,但收拾得很干净,助贫团队和合作社制定的客房标准,她严格照着做。“她家的客房比较小,但布置得非常用心,比我们当初给她设计的还要温馨。”李小云说。

盘萨涅家还种点儿玉米,养猪和鸡,房前屋后,也会种点水果蔬菜。这也是李小云希望看到的,客房是河边村产业中最重要的一环,但他不希望成为唯一的一环,“如果没客人怎么办?”

李小云理想中的产业模式,是一个包容的、多元的、可以互相支撑的业态,“比如种植热带作物、中药材、养猪、养鸡、养蜂等,这些产业的产品本身就可以给村里的餐厅、客房提供更丰富的商品,对村民来说,收入是可以叠加的,同时也能增强他们抵抗风险的能力”。

现在,盘萨涅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她做的饭很好吃,跟人合影时,总是羞涩地笑着,眼睛很亮。虽然听不见也说不出话,可她总是尽力理解客人的诉求,闺女也会帮忙。

年轻人返乡当起乡村CEO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村庄只有人丁兴旺,且有年轻人愿意为村庄建设出力,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李小云说。为此,他着重培养村里的年轻人,让年轻人愿意留在乡村就业,甚至返乡创业。

2016年12月,在广东省深圳市打工的周志学听说村里要进行改造,于是回村帮家里盖房子。在搭建自己小家的同时,周志学亲眼目睹了李小云教授团队是如何带领乡亲建设这座古老瑶寨,为大家“换新家”的。周志学深受鼓舞,这次返乡后,他便没再离乡打工,而是开始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2019年春节前,李小云团队决定正式成立河边村雨林瑶家专业合作社,把过去几年带领大家开展的“瑶族妈妈的客房”项目正式移交给全体村民。留在村中的周志学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并被推荐担任合作社的总经理,统筹和管理全村的客房。李小云还给他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乡村CEO。

合作社的管理需要一定的信息化手段,在大学生志愿者和周志学的帮助下,村里的年轻人渐渐掌握了如何使用电脑。后来,另外一位高中毕业的李进也回到村里,承担起合作社的财务工作。

这些年,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是河边村最好的“宣传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家乡、建设家乡。

今年30岁出头的邓林强,是位有文化的新农民,他的祖辈就有养鱼的传统,但每年只是养十多亩,收入不成气候。他接手祖业的这几年,鱼塘面积扩大到了50亩,今年计划扩大到80亩。他对记者说,今年要到外地考察学习,争取实现养鱼大丰收。

村民盘永飞也定好了今年的发展计划。他告诉记者,自己这几年接待了很多游客,又经常去景洪市考察,觉得河边村旅游业有许多可以优化的地方:“比如,许多传统菜要大胆创新;各家各户在客房标准管理上,一定要向星级目标迈进,这是市场大势所趋。”闲暇时,盘永飞还通过抖音和微信平台推销雨林蜂蜜。

风从山外吹来,山水从此不同。经过李小云团队的帮扶,河边村村民自我发展的意识被唤醒,在乡村振兴之路上越走越快。河边村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很多外地人来到这里,交流、考察、学习,有从州里来的,有从省里来的、首都来的,还有从非洲远道而来的。

村民卢发东说,“大家第一次见到外国人时,都觉得很新鲜。村民走出去的机会都很少,更别说有外国人来了。我第一次举牌接待外国客人时,心里充满了自豪感。”

不同地区、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们在这里交流扶贫经验,碰撞思想火花。尼日利亚籍留学生韩懋宇在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到河边村考察后,他说,“河边村的脱贫经验、中国的扶贫经验,对我的国家尼日利亚、对非洲,都非常有帮助。”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3月30日4 版


责编:刘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