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缙云上大学 学到了什么?

5月12日上午,缙云县委党校综合楼202教室内,一场精彩的“擂台比武”正在进行,10位村书记围绕各自村庄实际陈述发展思路。过去的7天,来自缙云18个乡镇(街道)的30位村书记,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的带领下,在这里渡过了难忘的“大学”时光。

大学办到家门口,这本是一件让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但随着5月6日中国农业大学·缙云乡村共富学院的成立,梦想便成了现实。缙云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闵柯介绍,新成立的学院,充分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服务乡村共富建设的智力优势,培养壮大懂农村、善治理、会经营的乡村共富带头人队伍。

教什么?怎么教?

办在家门口的大学,老师教什么?“教学内容更接地气,授课形式更多样化。”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保明介绍。翻开学员手册,记者看到,课程紧紧围绕乡村文化、生态、产业、组织和人才振兴五个主题开展,并设置了课前分享、专家授课、现场教学和专题研讨等环节,紧凑而丰富。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6位专家教授全程跟班,和学员们同吃同住同学习,边授课边答疑。

在教学内容上,接地气是最大的特点。李浩副教授在组织振兴与党建引领的课堂上,选择了新建镇笕川村作为案例背景,细致的剖析了党建引领乡村善治共富的笕川实践。“如果拿其他类似的乡村来做案例,最多只是个类比,学员的感触就没有那么深刻。”李浩介绍,原本的课件是针对研究生课程撰写的,这次他又花费很多时间去修改课件,力求让大家听得明白。

在黄仕伟副教授的课堂上,他把缙云的乡村划分为城中村、城郊村、偏远山村三个类型,逐一分析他们的利与弊,并给出发展建议。学员们按图索骥,对号入座就行。这样接地气的教学,源于这些老师对缙云的熟悉。自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和丽水签订市校合作协议以来,每年便有不少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在缙云广袤的山野间开展各种主题的调研。用当地的人和事说理,这样的课堂更接地气、更有生命力,也更能有效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和动力,更有“乡土味”。

学到了什么?怎么用?

“有天专题研讨会,学员们和教授一直争论到晚上10时,还不肯结束。”说起大家的学习态度,班主任王敏如很有感触。

如何思考当下,谋划未来,这是学员们想的最多的。“如何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资源和财富用好?”“处于产业链末端,村民收益低怎么破解?”“如何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途上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接力棒?”带着问题学,这样的学习目的性强,效率高。

产业,是师生之间交流的高频词。“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关键,是产业的缺失。”大洋镇前村村党总支书记王滨说出了同学们的心声。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大家各有各法。“刘教授说,要打造多种产品业态的组合经营。”刘晴教授的课堂上,三溪乡三溪山村党支部书记王伟阳特别认真,笔记记得密密麻麻。而给溶江乡大雅畈村党总支书记江俊峰带来启迪的是,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听听他们说的,我总会想,放在我们村里行不行。”

学习时间是短暂的,但成效已经初显。结业仪式上的“擂台比武”,大家便晒起了成绩。“要盘活村集体和村民闲置用房,发展民宿经济,并同步推进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等。”对于村庄的未来,王滨已经有了初步想法。“弘扬发展本村特色的‘台阁’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受清华大学赵月枝教授视频教学的启迪,五云街道三里街村党总支书记杜海荣坚定了走乡村文化振兴这条路。

还会办吗?谁能读?

这次培训班是面向全县“明星书记”后备力量,30名参训对象更是反复斟酌、优中选优。“90%以上是‘80后’村书记,文凭都是大专以上。”县委组织部组织科长黄芝蒙说,这批人有学识、能干事、想发展,所以更渴望开阔眼界、拓宽思路。

这个县校共建的共富学院,依托的是高校的智力优势,并结合了缙云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和乡村共富实践经验。“未来,我们将逐步向丽水市其他县、浙江省山区26县、全国革命老区县辐射推广,打造成为引领带动全国乡村共富的县域实践样板。”李保明教授说。

首站为什么会选择缙云,用李教授的话来说,这是缙云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上的探索实践带给他们的信心。在黄帝千年文脉温润熏陶下,缙云在工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化教育、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实践并取得优良成果。特别是在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头雁”队伍上,缙云主动发挥乡贤的力量,四处网罗在外发展的优秀乡贤,发动他们回到家乡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精准画像”选准人。“这些人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能力、有见识,对乡村的发展很有帮助。”李保明教授觉得这样的做法特别值得推广。

村庄富不富,关键靠支部,重点看干部。近年来,丽水全市组织系统实施“上学赋能”行动,缙云县委组织部联合开放大学开展“村干部上大学”提能计划,已累计推荐150余名村“两委”干部参加学历提升。乡村共富学院的成立,将与“村干部上大学”同频共振,实现乡村共富带头人学历与能力“双提升”“双赋能”。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黄彦  编辑:黄紫薇

杭州网2023年5月13日


责编:刘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