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何以出圈

近日,一档名为《出道吧!科技小院》的农业真人秀节目因展现青年学子扎根农村的点滴细节而走红。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不妨以一档节目来思考农业科技教育人才的话题。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探索成立科技小院,派驻研究生到农业一线,在完成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研究解决农业实际问题。2023年5月份,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入科技小院建设,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

一头连着高等学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科技小院承担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功能。围绕“三农”需求,科技小院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0版主要是科技帮扶小农户,2.0版增加了产业兴农,3.0版则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人们注意到,科技小院不仅在国内开花结果,还走出国门到了老挝和非洲8国,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重点案例向全球推广。

科技小院的价值在于,打通了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链条,且聚焦以科技创新解决产业问题,以产业和人才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师生们把土地当黑板,以作物为教材,立足小院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农村发展。乡村五大振兴中,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联系紧密,同轨同向,相互助力。科技小院是青年人才成长的“练兵场”,也是农民学习科技的“大讲堂”,更是乡村产业的“试验田”。它不仅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一种创新,也是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振兴乡村的一种探索,既改变乡村的物,又改变乡村的人。

“不要搞农业了,干农业太难了。”节目中,有村民这样劝说科技小院的学生。农民的话很实在,直接反映出农业的弱势地位,间接反映出乡村对人才的渴望。乡村振兴,不只是农民的事。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念,通过柔性引才盘活乡村人才“蓄水池”。例如,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探索服务农业的多种形式,推广科技小院、院士工作站等柔性引才模式,允许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获取合理报酬。面向产业征集需求、面向场景研究示范、面向用户评价验收,应成为农业人才培养和科技推广的新理念。

今天的农业早已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现代农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更综合,对农业学科的期待也更大。人们常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对农科学生来说,科技小院既是交给学校的毕业论文,也是交给产业的毕业论文,可以全方位提升能力素养,包括人文情怀、吃苦精神、实际能力等。对涉农高校来说,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专业布局、学科设置、产学研结合等方面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推进农工、农理、农文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提升创新能力。

毕业季刚过,招生季已来,一批青年学子正站在人生的重要路口。农业真人秀节目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了农业的美好和不易,引起了人们的共鸣。确实,农业不只是诗情画意,还会面临各种困难。乡村不仅需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也需要大量的本土实用人才。如何让科技小院培养的人才长久留农为农?怎样带动更多有志者踏上希望的田野?对社会公众来说,发现他们、理解他们,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也许正是这类节目的深层意义。(作者:乔金亮)

经济日报》2024年8月13日


责编:刘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