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万龙:越是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越需要耕读教育

仲春二月,万物复苏,从南到北的大地上,渐渐多了农人春耕忙碌的身影。刚刚返校的农学生们,也走进田野,在村庄和土地中,开启新的课程。

但对更多人来说,农业劳动,正在不断远离日常生活,而农业本身,也在经历着现代化的快速转变。在未来,传统的农业劳动还重要吗?千百年传承的耕读教育,是否还能给现代人带来新的感悟?近日,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他表示,“在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和农业劳动相关的教育,反而更加重要,年轻人需要在劳动中,懂得农业这个人类生存之本的重要性,也需要在实践中,学会尊重劳动和劳动者。”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受访者供图

耕读教育,不只是继承传统

新京报:耕读传家,是传统社会崇尚的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参与农业劳动还有意义吗,传统的耕读教育,和现代劳动教育有何关系?

林万龙:两者有关,但又不完全重复和相同。传统的耕读教育中,包含了劳动教育的一部分内容,但又有不同,它还有读的部分,劳动教育更多指的是耕读教育中的耕。从这个意义上说,耕读教育更接近于涉农高校的培养模式,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及各个地方的涉农高校。但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的耕读教育,继承了传统,但不完全和传统一样。

新京报:两者有何区别?

林万龙:传统的耕读文化,更倾向于与知识分子个人品格的养成,是一种培养和陶冶个人修养的途径。古人说出则仕入则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都是这个意思,就如陶渊明一样,出仕就治理一方,归隐时南山种豆,是一种个人的生活方式、处事态度。但现代的耕读教育不止如此,更是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才。所以我认为,现代耕读教育,既是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同时又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内容。耕读教育的目的,不但要培育个人修养超群的人才,还要让人才培养和时代的脉搏相一致。这个时代的脉搏,就是整个社会奔向现代化的潮流。现代化是多方面的,农业的现代化,毫无疑问是现代化重要的部分,没有农业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也不会完全实现。

体验艰辛,也了解现代科技

新京报:耕读教育中,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林万龙:从继承传统的角度看,耕读教育,需要走进田间地头,传统文化中,一直都非常重视农业劳动,古人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君子?”新时代的耕读教育,或者劳动教育,精神内核是一脉相承的,就是让我们一定要去实践,从劳动当中体验真知,从劳动当中去体现个人的价值,包括个人的成就感。同时,它还要有时代的特征,我们需要去田间地头,感受农业耕作的那种艰辛,但也要了解,今天的农业,早已经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在应用,今天的农业是现代农业,凝聚了无数科技结晶,比如精准育种、全程机械化管理等,比如我们有一座涿州基地,在那里,既可以进行传统的耕作体验,也有大型的拖拉机、植保无人机可以体验,这些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同样会给人带来巨大的震撼,让我们明白,现代农业的模样,早已经和想象中不一样了。

新京报:如果参与现代农业生产,可能没有艰辛的劳动,这样的劳动也可以吗?

林万龙:许多人对农业的艰辛,可能还停留在风吹日晒、灰尘满面、汗流浃背这些印象中,觉得这样才是艰辛,但实际上,追求尖端科技的突破,同样是非常艰辛的,比如育种,过去觉得育种辛苦,是因为育种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田间劳动、观察、筛选,但现在育种已经到了精准育种的时代,科学家们通过生物学技术,去了解、鉴定无穷无尽的基因,去探索不同组合的结果,这同样是非常艰辛的。事实上,在任何领域,攀登科学的高峰,都是异常艰辛的。所以现在的耕读教育,既要去田间劳动,了解无数劳动者的真实生活,理解和尊重劳动,同时也要了解农业的发展,建立勇攀科技高峰的信念。

选择农业,就是选择了未来

新京报:现代社会中,农业劳动距离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其实很远,对他们来说,耕读教育有何意义?

林万龙:如果真的了解了传统耕作的艰辛,了解了现代农业的瑰丽,就会发现,农业其实是一个朝阳产业,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产业,我们身处于这样的现代农业当中,如果能够参与到其中,不仅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是有益的,同样也能参与到农业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当中。

新京报: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现代农业的发展,都需要更多的人才,如果面对年轻人,你会用怎样的方式鼓励他们选择农业?

林万龙:确实有很多人不了解农业学科,我们在招生的时候,经常有家长觉得农业很苦,不想让孩子学这个,尤其是农村的家长,总是想,孩子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走出乡村,难道是为了未来回去种田吗?其实并不是这样,选择学农,实际上选择的是从事现代农业、甚至是未来农业的一个机会。比如育种,现代育种不只是在田里选育,而是要学习很多尖端的生物学、信息技术,甚至要用到人工智能技术,去精准育种,当然,最终要到田间去实践、去验证,所以现代农业是一个集合了各种尖端科技、同时又有一定的田间劳动的行业。在这个领域中,一个好的品种,一个更好的设备,改变的都是千千万万人的生活,可以为国家的农业强国建设,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知农爱农,所有人都应学习

新京报:在涉农高校,目前耕读教育的情况如何?

林万龙:从数据上看,我们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2022年有一个调研,当时有超过60%的涉农高校,在学校层面制定了专门的耕读教育实施方案。80%以上的高校将耕读教育明确纳入培养方案,并将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作为推进耕读教育实施的重要抓手,已建成36门耕读教育相关国家级一流课程。如我所在的中国农业大学,推出的“大国三农”系列精品开放课程,选课学校累计达240多所,选课网络点击量突破700万。从特点上看,我们有三个特点,知农爱农的情怀培养、强农兴农的能力训练、学农为农的实践行动。

新京报:怎样理解这三个特点?

林万龙:举例来说,最初兴起于中国农业大学的科技小院,即是承载这三个特点的载体之一。我们的学生,在入学之前,首先要去科技小院中,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真实的农业生产、真实的农民生活,发现农业生产中的问题,然后回到学校,带着问题,学习理论课程,掌握现代农业的知识和技能,最后又回到科技小院,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一方面验证所学,一方面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学农、为农,就都有了。

新京报:对非涉农高校的学生,甚至是中小学生来说,耕读教育又有何重要性?

林万龙:中国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而且人口众多,粮食和基本农产品的供应,从来都是一个国家战略的问题,也是事关所有人生存的问题。这决定了我们所有人,都需要了解农业的模样,了解这个保障我们生存的行业。而要了解这个行业,就需要更好的耕读教育,需要既能够继承优秀传统、又能够了解现代农业的教育。一方面,它具有所有劳动教育共同的目标,让我们能够体验劳动的艰辛,进而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尊重科技工作者。另一方面,也更加理解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不管未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做出贡献,为数亿农民摆脱艰辛的体力劳动做出贡献,也为14亿人的生存做出贡献。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

新京报客户端2024年3月19日


责编:刘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