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湖北一村为何超百名村民被冒名注册工商营业执照?

央广网北京5月11日消息(记者张胜坡)近日,多名湖北孝感市大悟县吕王镇刘院村村民向央广网反映,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擅自用自己身份信息注册了个体工商执照,导致部分村民无法申请大病医疗补助和低保,而究竟是谁擅用了他们的身份信息,尚不知晓。该村村民向记者表示,经他们初步统计,超百名村民的身份信息被冒用注册工商营业执照。

大悟县县长鲍克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村民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初步核实可能涉及套取油茶种植类国家政策资金。“当时村里收入比较低,(村里)想争取资金,就用农民的身份去争取国家资金项目种油茶,这个资金最后说是用于村集体。因为已经十几年了,很多信息还要继续核实,应该很快会有调查意见出来。”鲍克明说。

针对该村部分村民个人身份被冒用注册工商营业执照一事,黄建生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担任刘院村原党支部书记,他表示并不知情。“村民的身份信息,村委肯定有,但我们并没有提供这个信息注册工商营业执照。我们去搞这个干什么呢?又没什么利益可图,反正我没有办这个事的。”黄建生说。

5月10日,大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称,近日,有网民反映“大悟县吕王镇刘院村部分村民个人身份被冒用注册工商营业执照”事宜,引发社会关注。针对反映问题,大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建专班调查处置。经初步核查,网民反映情况基本属实。目前,工作专班正在对涉事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对存在的违规行为将按程序严肃追责问责。

村民:一家三口被注册5个工商营业执照

汪争猛是刘院村村民,常年在外打工,年过六旬的父母都在村里生活。他告诉记者,2019年,父亲汪绪良颅内发现良性肿瘤。手术后,他父亲一只眼睛失明,另一只眼睛视力也严重受损。2020年,他父亲申请医疗救助,但村干部告诉他,由于其名下有工商营业执照,不符合救助条件。汪争猛和他父亲并未深究,这次申请不了了之。

DM_20240513171637_001.png

汪绪良在2023年被冒名注册的工商营业执照(网络截图 央广网发)

汪争猛说,2023年,他的母亲赵和梅心脏主动脉血管破裂,在武汉一家医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家里的负债因此达到了10余万。不久,汪争猛得知,依据地方政策,父亲可以申请2000元的补助金。但在申请过程中,村干部又告诉他父亲,其名下新增了2个工商营业执照,依然不符合补助政策。

据汪争猛介绍,今年4月,考虑到家里的经济状况和自己的劳动能力,他母亲试图申请低保,但又被告知,她名下也有一个工商营业执照,同样不符合低保申报条件。

他说,4月27日,他决定亲自去查一下,结果发现父亲、母亲以及自己名下共被注册了5个工商营业执照,而他们毫不知情。

记者查询发现,汪争猛的父亲汪绪良名下在2012年6月1日、2023年6月26日、2023年6月27日注册了3个工商营业执照,分别于2023年1月13日、2023年8月14日被注销。他母亲赵和梅在2012年6月1日被注册了1个工商营业执照,目前还处于存续状态,而他自己名下在2012年6月1日被注册了1个工商营业执照,至今存续。

后来,汪争猛把这个消息发在了村民群里。他发现与他家同样遭遇的村民不在少数。刘院村村民汪文燕便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2018年,母亲做了一次肾摘除手术,在申请大病医疗救助过程中,被告知父亲汪绪金名下在2011年8月15日注册了1个工商营业执照,不符合救助条件。从没做过生意的父亲就去找村干部询问情况。

“村干部跟我父亲说,这事很简单,我给你开个证明,你去注销就可以了。”汪文燕说,在注销了那个营业执照后,她家就拿到了2800元的大病救助金。

村民刘剑波告诉记者,在汪争猛讲述了自己遭遇后,很多村民开始查询自己家人个人身份信息是否被冒用注册了工商营业执照。“大家初步统计,超百名村民的身份信息被冒用。”

大悟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当地已启动冒名登记的调查流程,具体涉及人数还未确定。吕王镇市场监管所一负责人则对媒体表示,经初步核实刘院村有216人办理了个体工商登记,是否均为冒名登记,还需进一步调查。

DM_20240513171637_002.jpg

刘剑波的妻子钱清花名下的工商营业执照(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我妻子名下也被注册了1个工商营业执照。”刘剑波说,大家得知这事后,几位村民代表曾去吕王镇工商所、大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纪委、县公安局反映情况,但均没被受理。

调查:被注册工商执照经营范围多为“油茶种植”

央广网记者了解到,多数冒用村民身份信息注册而来的工商营业执照,其经营范围多为“油茶种植”,注册时间至少可以追溯到2011年。

2023年,大悟县林业局在一份回复县政协委员毛光春的答复函中表示,大悟县的油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油茶种植面积已达18.2万亩,其中10年以上进入盛产期油茶面积8万亩;2022年我县油茶(干果)产量约7700吨,茶油产量1540吨。目前大悟县油茶加工规模企业有3家,且均为省级龙头企业,油茶加工中小型企业有20多家,年加工茶油1500吨以上。

上述答复函称,油茶产业是大悟四大产业之一,2019年,大悟县对全县油茶资源进行了全面清查,编制了油茶发展规划,规划全县油茶发展面积“十四五”期间发展20万亩。“我县已被国家林草局纳入为‘全国油茶大县’范畴,国家将会给与更大的政策扶持。”

2019年,孝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一份答复市政协委员的答复函中称,近年来,孝感市每年争取中省油茶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500万元左右,先后扶持了大悟绿源、大悟悟达农林等一批油茶基地建设。大悟县出台政策,对发展油茶的,由县财政通过政府采购,按面积免费供给油茶种苗。

村民黄建生1988年开始就在刘院村村委会工作,他在2011年至2015年任职刘院村党支部书记,并一度兼任村委会主任。5月10日下午,对于该村部分村民个人身份被冒用注册工商营业执照一事,黄建生对记者表示,他并不知情。

“村民的身份信息,村委肯定有,但我们并没有提供这个信息注册工商营业执照。我们去搞这个干什么呢?又没什么利益可图,反正我没有办这个事的。”黄建生说。

据他介绍,他在村委任职期间,县里确实每年会把油茶苗发放到村委,由村干部免费发放给村民。但关于是否有扶持资金给到村里,他“不知道”。

目前,刘院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是刘长文。5月10日,记者多次致电刘长文了解相关情况,对方一直未接电话。

专家:需警惕为应付完成上级“市场主体倍增任务”弄虚作假

记者了解到,直到2023年6月,仍有刘院村村民个人信息被冒用注册工商营业执照。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山西大同阳高县在落实“市场主体倍增”计划过程中,存在严重造假现象,主要造假方式则是县里有了“市场主体倍增”任务,派给乡镇,乡镇再派给村支书,村支书为完成任务找亲朋好友完成登记注册,甚至把多个经营主体都注册在自己名下。

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大悟县也肩负着增加市场经营主体的任务。4月1日,大悟县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发布的“大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经营主体发展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情况统计”显示,孝感市政府确定了大悟县2024年的预期目标,即新增经营主体11600户以上,企业占比达到25%以上。而县委、县政府则提出了高于市级制定的预期目标:新登记经营主体13000户以上、新登记企业占比25%以上。

上述工作情况统计还显示,全县一季度新增经营主体4693户,目标完成率120.33%,其中新增企业825户,企业占比17.58%,两项指标占比均居全市第三。实现预期目标的举措则是,“分解任务明目标,列出时间表和任务图,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以党委政府主导、市场监管部门主抓、职能部门协同、社区村组参与的工作格局,实行日监测、周统计、月分析通报制度。”

今年1月份,大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则强调要按照“既要发展速度、又要发展质量、还要依法合规”的工作要求,高度重视经营主体质量,严禁弄虚作假、虚增经营主体。

对此,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桂华表示,他人冒用大悟县村民身份信息注册工商营业执照的具体目的仍有待调查,从目前情况来看,也需要警惕当地为应付完成上级“市场主体倍增任务”,而弄虚作假现象。

桂华表示,如今,一些地方已把“新增市场主体”纳入基层政府绩效考核,并进行各级政府排名。比如,县里对各个乡镇就这项绩效进行排名,一旦排名靠后,乡镇领导的压力会非常大。因此,为完成任务指标,不排除乡镇干部指派村干部擅自使用村民信息注册营业主体的情况。

在他看来,当地虚增经营主体的情况持续这么多年,如果有关部门此前认真核实每年的新增经营主体任务完成情况,调查出这种现象并非难事。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名誉所长朱启臻表示,有关部门只需调查下每年新增的市场主体具体干了什么、创造了多少产值、解决了多少就业,就能发现新增数据中有多少水分。

“数据造假的本质还是用形式主义应付官僚主义。”朱启臻说。

央广网2024年5月11日


责编:刘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