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晓林:培养科技小院里的“泥腿子高材生”

惊蛰已过,春分将至,无限春光洒向南海之滨。

临高县临城镇龙跃村里,大片菠萝生产基地生机勃勃。海南临高菠萝科技小院矗立在旁,见证和守护着菠萝的每一个生长周期。时不时会有老乡从田间地头跑上来,请小院里的人们帮忙看看土壤情况和肥料配比。

除了这座菠萝科技小院,海南的多个市县还设有香蕉、水稻、火龙果、燕窝果等科技小院。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教授阮云泽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在小院里常年驻守,是村子里出了名的“泥腿子高材生”。他们与农民一同劳作、一同试验、一同探索,如何实现农业科研与生产实践、科研人员与农民群众、科研院所与农村农田的无缝链接与互动。

这一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乡村振兴的新范式,在海南推行和完善已有十余年。这条漫漫长路,有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林陪着阮云泽等人一同走过。

0b83f787373e4942aaaf5cbdf702ba74.jpg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晓林

01

初识·理念不谋而合

故事要从1990年说起。

这一年,主攻植物营养专业的李晓林从德国留学回国,入职中国农业大学。

当时,在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还是个“新、小、弱”的学科。在学科带头人张福锁的带领下,学科团队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研究,发表了不少学术论文,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重要奖项,推动植物营养学科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165c06f207dc4588a84bcac93ccddb9d.jpg

学科有了一定基础,成果也得到了学界认可,接下来应该怎么发展?张福锁思路清晰:“除了继续做好基础研究,还应该在生产上有所建树。国内高校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存在脱节,科研一定要和生产实际相结合。”

李晓林说,经过约一年的讨论,2009年,团队人员达成共识:一方面要保证基础研究工作不松懈,另一方面要拓展科研工作方向,深入到农业生产的主战场去,把团队的研究成果进行转换,而不能像一些研究工作一样,发表了论文就将其束之高阁。

在张福锁的布局下,李晓林等人兵分三路,分别到河北省曲周县、吉林省梨树县、黑龙江省建三江垦区“下地”。

其中,李晓林一队来到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用白寨村的一排小平房建起了中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天天守在地头观察作物,还把技术画成漫画让农民照着干。头一年,示范方就获得了丰收,平均每亩增产16.7%,最高的一块地亩产甚至超过1600斤!这一下,科技小院得了农民的认可,算是在农村扎下了根。

李晓林等人在曲周的科技小院干得如火如荼。鲜为人知的是,几乎在同一时期,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尖峰镇,一个专攻香蕉种植养护技术的科技小院也悄然建设起来。

阮云泽介绍,也是在2008年前后,海南香蕉产业处于鼎盛时期,产业投资回报率几乎达到100%,全省种植面积一度接近百万亩。但是,她和学生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散布在全岛的各个香蕉种植园,施肥标准、生产管理等全凭经验,不讲规律和科学。

粗放的种植方式,会对作物生长、土壤产生巨大的影响,长此以往,难以为继。于是,她在海南万钟实业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带着研究生王蓓蓓等人来到乐东驻点,研究香蕉的营养特性和施肥技术,建立了海南第一个香蕉枯萎病防控非营利性民营研究所——香蕉科技小院自此初具雏形。

“我在阮教授驻点后不久就到乐东的基地看过。”作为科技小院创始人之一,李晓林对阮云泽等人打造的香蕉科技小院给出了令人意外的评价:惊喜、羡慕。

他认为,阮云泽很早地认识到阻碍着我国农业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就是科研方向与生产需求脱节、科技人员与农民群众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并且,他们为破解这些问题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这一尝试与他在曲周做的不谋而合。

其次,阮云泽从一开始就解放思想,大胆地与企业进行合作,利用大规模基地开展科学试验。这一点,便是李晓林所羡慕的:“他们一上来就是科技小院的2.0版本,生产和管理都是企业化的,产出效益也很高,直接推动了一个企业的发展。”

一直到现在,他都认为,因为及早的起步、良好的开端,让海南的科技小院虽规模小但质量高,不仅能够很好地推动当地生产,还对我国热带地区科技小院建设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349484c0412d45dc93657d359df60c1e.jpg

02

共识·科技造福“三农”

为什么选择曲周、梨树、建三江?李晓林说,这样选址的考虑是,三地分别代表了我国北方分散小农户生产、中等规模生产和规模化现代农业生产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从工作基础方面,曲周、梨树都有中国农业大学的实验站,建三江的科技基础也很好。

在这三地探索成功后,张福锁等人便迈开了步子,想把科技小院建到更远的地方,一个没有实验站作后援的地方去。

因此,2011年至2012年,科技小院相继建到了广东省徐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可是,此前科技小院所在的曲周、梨树、建三江同属于北方地区,作物以大豆、玉米、小麦为主。南方的种植条件和技术更为复杂,大家对菠萝、香蕉这一类作物的生长规律也十分陌生。

工作怎么开展?阮云泽的名字跳进了李晓林的脑海里。

受李晓林之邀,阮云泽多次赶赴徐闻、隆安,分享海南科技小院的研究成果,介绍热带作物的生长规律和养护办法,并与李晓林等人一同结合当地实际,研究改良推广高产高效技术,力争在解决农户增产增收问题的同时,有序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科技人才培养,提高其资源开发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一来二去,李晓林与阮云泽成了莫逆之交。

此后几乎每一年,李晓林都利用寒假、春节等节假日到海南旅居。说是旅居,不如说他像一只“科技候鸟”,频频光顾海南。

阮云泽说,每到海南,李晓林都会抓紧时间,带着最新的研究成果,到各个科技小院去看一看,有时是指导,有时是讲座,有时是研讨,有时只是走到基地中间,和驻点学生、当地农民聊一聊。他还时不时会带来一些学界“大咖”和重点企业,解决海南科技小院存在的问题,帮助各个基地进一步转换成果、扩大效益。

“2018年,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遴选科技小院示范基地,也是李教授把我们的几个科技小院推了上去、纳入体系,给予了‘官方认证’。”阮云泽说,疫情发生前,李晓林每年还会组织全国科技小院负责人和学生封闭培训,其中,2015年的培训便是在海南举行,以临高菠萝科技小院为示范点,向学界同仁介绍推广科技小院的“海南模式”。

56f4055d8c0d44c5b1af0721b0ac15a5.jpg

令阮云泽感动的是,李晓林组织的每一次培训都不收培训费,而且从早到晚的课程是新意十足、干货满满——大到怎么发现产业中的科学问题、怎么培养科技小院模式下的农业硕士,小到怎么写驻点日志、怎么与农民打成一片……他全无保留地分享给了大家。

“海南各个科技小院的成长,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李晓林说。

这些年,海南的各个科技小院里,产学研用全链条贯通的能量不断释放——由阮云泽团队参与编制的《香蕉菠萝槟榔等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全国水稻产区氮肥定额用量(试行)》等,为海南乃至全国的土壤保护和作物种植(施肥)提供指导。其中大量翔实的数据、扎实的案例,均由科技小院的驻点研究生提供。当前,他们正在乐东火龙果科技小院探索的农业绿色发展全产业链科技小院模式,也很受李晓林关注。

李晓林说,去年,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已经联合印发通知,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对科技小院提出了多项保障措施,如招生计划增量倾斜、纳入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等等。

这些举措,都将有利于提升农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他希望,在国家的支持下,更多阮云泽这样有情怀的教师,更多有知识、有技术、有抱负的青年,可以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中坚力量。而海南这片热土,一定能为他们提供展翅翱翔的广阔天空。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记者:陈蔚林

编辑:祁夏

校对:李倩

自贸港人才今日头条号2023年3月16日


责编:刘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