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8月13日电 7月26日至8月8日,一场跨越国界、汇聚全球青年智慧的学术盛会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举行。
来自全球32个国家和63所大学(学术机构)的76位青年学者参加了为期两周的第五届全球青年学者"农政与发展"研习营。他们在中国农业大学校园里聆听中国"三农"发展的故事,探讨交流全球范围的发展问题,提升学术研究和学术发表的综合能力;他们深入中国城乡社区,考察农业食物体系和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他们深入中国乡村,吃住于农民家中,体验农村日常生活,感受乡村自然景观和农耕文化魅力,思考学术研究和他们所在国家的发展如何从中国的改革开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等理念、政策和实践中得到启示。
全球青年学者"农政与发展"研习营于2019年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联合国际顶尖期刊《农民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等机构共同发起举办,旨在创造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学术交流空间,汇聚并支持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人才,共同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以提升青年学者的综合能力,促进全球知识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研习营迄今已经举办五届,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五届研习营于7月27日考察"北京可持续食物体系与城市包容式服务体系",旨在拓展国际青年学者对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的认识。通过调研走访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替代性食物体系行动实践、物美和多点的超市零售体系、盒马鲜生的数字智能新零售模式,青年学者们对当代中国多元化的食物体系有了直接的体验和了解。通过考察北京中轴线上的什刹海街道,走访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刘海胡同11号综合文化中心和市民服务中心、旧鼓楼社区居委会,青年学者们与基层干部、社会工作者深入交流,见证了北京老城居民区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模式、多元包容的市民服务项目、精细巧妙的便民服务空间,深刻体会到当代中国基层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的先进性。
中国农政转型专题报告
7月28日,在简短的开营仪式上,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杜太生教授代表学校对来自全球各地的青年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研习营圆满成功。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熊春文教授代表学院致欢迎辞,并希望青年学者们能将此次研习营中的所学运用于实践中,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中国农业大学前校长、中央农办和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柯炳生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吴惠芳教授、潘璐教授、花晓波副教授、刘娟副教授等5位学者,分别从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劳动力流动与留守人口、产业扶贫的变迁、边境土地利用与农户生计、环境社会研究与政治生态学等领域切入,共同勾勒农政转型的中国故事及其与区域、全球的连接,激发了学员们的强烈兴趣。
桑岗村:新时代乡村建设实地研修
7月29日至8月2日,全体研习营成员深入太行山区的一个普通村庄——河北省易县桑岗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时代乡村建设实地考察与学术研讨,共同探讨中国与世界"农政与发展"前沿理论、政策与实践议题。
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领域资深学者叶敬忠教授带领国际青年学者追溯中国农政转型的悠悠历史,重点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与大量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土地权益保障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投入的努力、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颇具世界性意义的"中国农政转型故事"。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特聘讲座教授萨图尼诺·博拉斯(Saturnino Borras)则引导青年学者开展反思性的农政研究,为学员们打开全新的研究思路,拓宽学术视野。此外,南非西开普大学的露丝·霍尔(Ruth Hall)教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沙潘·阿德南(Shapan Adnan)教授等多位研习营导师从可持续生计框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生态学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等不同维度阐释了农政研究的多元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为学员们搭建起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农政转型研究体系。
研习营还邀请到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严海蓉教授专题讲述中国的生态农业与合作经济实践;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贺聪志副教授以研修地桑岗村"巢状市场"小农扶贫与乡村振兴试验为鲜活教材,展现了乡城联动下替代性食物体系的生动实践;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媒体传播系的王海强副教授则以其近年在桑岗村的艺术实践为例,向国际友人讲述了艺术如何深耕乡村、回嵌田野、激发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故事。
实地研修期间,所有学员吃住于农家,他们踏涉山水林田之间、与农民交流生产生活生计、了解中国乡村的烹饪和饮食习惯、与当地民众共同举办联欢活动。在丰富多彩的乡村风土人情与实践体验中,国际青年学者对中国乡村发展有了更加直观的、立体的、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引发了更多关于中国乡村发展与城乡融合以及世界乡村发展转型问题的思考。
学术发表能力提升专项训练
结束太行山区乡村建设实地研修后,研习营学员们重返北京,全面进入学术发表能力提升专项训练阶段。《农民研究》杂志原资深主编萨图尼诺·博拉斯教授与现任联合主编露丝·霍尔教授和叶敬忠教授等共同为学员们详细阐述了《农民研究》杂志的发展历史与核心理念,并介绍了"农政与发展"研究领域的其他重要期刊。博拉斯教授深刻剖析了当前国际学术舞台上,西方发达国家在学术发表、知识传播及成果运用方面的主导格局,并以期刊主编、审稿人、作者的身份向研习营的青年学者们传授国际学术发表的经验,包括如何选择期刊、如何对待审稿意见、如何提升学术影响力等诸多关键信息。康奈尔大学国际事务副教务长、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波尔森教授温迪·沃尔福德(Wendy Wolford)以自身研究项目申请和评审的经历为例,向青年学者传授了如何精准提炼研究问题、撰写高质量项目申请书以及与研究资助机构有效沟通的方式方法;她同时强调,研究项目一定要落到研究问题本身之于社会的意义和价值上。
本届入选研习营学员的文章主题丰富而多元,包括土地制度、作物热潮、民族与性别研究、气候变迁以及食物体系等前沿议题,展现了青年学者们的广阔视野与深刻思考。研习营分为六个小组,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围绕各自的论文初稿展开讨论与评审。从研究问题的深度挖掘到理论框架的构建,从文章结构的优化到行文语句的精雕细琢,每一个细节都经历了严格的审视与打磨。学员们不仅收获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也坚定了继续修改完善从而达到优秀期刊发表标准的信心。
在闭营仪式上,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吴惠芳教授代表主办方感谢国际"农政与发展"研究学者群体和相关机构对此次活动的支持、感谢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用心组织与辛勤付出,并鼓励参加研习营的"农政与发展"研究领域未来之星精诚团结,开展合作和创新。本次研习营协调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汪淳玉教授表示,集中研修是每一位学员学术生涯一个新的起点,它将激励大家带着研修期间收获的知识与灵感继续深入探索,积极依托此次研习营建立的学术平台与网络在未来开展更为广泛而深入的学术合作,形成更加团结有力的学术共同体和行动实践网络。
学员收获与反馈
众多青年学者高度肯定了研习营活动。纽约市立大学青年学者奥斯卡·阿庞特(Oscar Aponte)表示,研习营的理论锤炼,如同钥匙般解锁了农政研究之门,让他学会了如何重新定位研究方向和分析视角。作为非洲青年学者的代表,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助理教授班科莱·西奥多·图拉伊(Bankolay Theodore Turay)表示,他将把此次中国之行的所学所思转化为实践行动,为塞拉利昂农村的未来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在深入了解桑岗村"巢状市场"实践后,尼泊尔特里布万大学博士生马亨德拉·辛格·塔帕(Mahendra Singh Thapa)非常认同市场连接方式的创新对农村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而关心人口流动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生桑德潘·特里帕西(Sandeepan Tripathy)则从中国的农政转型历程中捕捉到了流动与留守问题的挑战与机遇,表示将拓展其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在谈及在河北省易县桑岗村的实地考察研修经历时,学员们无不赞叹中国农业大学团队在此长期开展的减贫与乡村振兴实践,认为桑岗村堪称全球相对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与建设的典范。来自津巴布韦的青年学者肯尼迪·曼杜纳(Kennedy Manduna)表示,他梦想中的高质量农村生活图景,在桑岗村得到了完美诠释:清澈的自来水、舒适的居住空间、稳定的电力供应以及便捷连接的互联网,这一切让他对非洲农村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他希望本国政府能够借鉴桑岗村等中国乡村发展的模式。就读于德国马尔堡菲利普斯大学的巴基斯坦博士生西布斯·乌尔·哈桑(Sibth Ul Hassan)表示,希望自己家乡的农村也能够建设得与桑岗村一样,希望自己未来能够为父老乡亲带去希望与改变。
研习营在中国举办的特殊意义
作为研习营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中国农业大学人发学院教授叶敬忠表示,"在学术发表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欧美国家,不仅讲述他们国家的故事,还从他们的视角,把南方国家的故事也讲了。我们研习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希望以学术研究为切入点,与南方国家学员深度交流如何讲好自己国家的故事,提升讲述自己国家故事的能力。"
除此之外,叶敬忠坦言,举办研习营,还有两点"私心":一是希望这部分未来的世界学术精英,能够记得他们曾在中国参加研习营的美好经历,成为友华中坚力量的组成部分;二是希望在与各国学员的交流中,了解我们应该向国际社会讲述哪些可以令他们更感兴趣的中国故事。
叶敬忠感慨道,"我们一直都在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不在于华丽的辞藻,最重要的是,要对国际社会有充分的了解,明白该讲什么故事,用什么方式去讲。"叶敬忠说,"结合与历届学员交流的情况和我的过往见闻,我认为,中国的土地制度、对小农户权益的保护和对乡村的大量物力财力投入政策等,就是很能打动人心的中国'三农'故事方向。"
责编:刘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