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金秋北京,金海湖畔,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成功举办,这是一场嘉宾云集,精彩纷呈的世界级的农业盛会,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创新盛会。
“世界是年轻人的,未来也是年轻人的。青年是未来,他们决定了未来全球农食系统的走向。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本次大会的重要议题。”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董事樊胜根说,在大会筹备期间,大会咨询委员会联席主席、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誉主席肯尼思·奎因提出大会既要邀请世界顶级的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还必须邀请来自全球的优秀青年参与。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登华在大会举办期间表示,要加强人才培育,携手创新教育理念,优化育人模式,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大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农业领域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发展。中国农业大学愿同世界各个大学一起应对挑战,勇当使命,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青年代表着创新,更代表着未来。11月2日,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全球青年论坛在北京平谷成功举办。全球青年论坛设置“经济政策、自然科学、创新创业”三个主题,共有来自7个国家、8个高校或研究单位的13位全球青年演讲嘉宾分享最新实践经验与前沿创新成果,提供面向未来农业、情系家国世界的青年倡议。现场150余位中外学生参与提问交流,线上直播观看超1500万人次。
“今天的年轻人,在二三十年后将会成为中国和全球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视野、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决定着未来世界的模样。”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咨询委员会联席主席、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表示,青年人是世界的未来,是农业创新的希望,青年不仅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领域的开拓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更是引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肯尼思·奎因特别赞扬了大会中的青年演讲者:当具有创新能力的人相聚并进行交流时,他们的对话会碰撞出许多突破,产生特别的成果,大会能够促使创新想法的涌现,为解决全球农业和食品安全问题做出贡献。奎因寄语青年,面对无限的机会要怀有饱满的激情,渴求知识、保持勤奋、收获启发、把握机会。
“青年论坛”气氛活跃,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青年们,坐在一块畅聊了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社区支持农业、新数字媒介等话题,他们中的一些创业者,分享了循环生物质、植物保护、智能猪场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市场化应用现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马佳莹说:“每一个助农项目,都像在地球上播下一粒小小的种子。我相信,我们青年能在不久的未来,播下更多有益的种子,一起迎接一个美丽的世界。”来自《种地吧少年》节目组的赵小童说:“通过参加节目的这两百天我们感受到了媒体的力量,农业的力量,并在媒体上传递这种力量。我们将继续新农民的生活,踏踏实实务农,利用数字媒体记录新农民生活,为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作贡献,让中国的农业变得更时尚,更有影响力,让土地充满力量。”
大会期间,中国农业大学发布了青年倡议:倡议汇聚国际一流人才,依托世界顶尖涉农大学联盟,与全球知名涉农高校建立紧密合作,联合培养农业领军人才,携手推进科研与实践,为解决未来农业面临的挑战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倡议搭建国际联合创新平台,与国际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推动北京农业中关村科技创新高地的发展,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和北京京瓦中心建设,推进农业研究的国际化与创新;倡议培养国际视野青年学生,为下一代农业领军人才打造国际舞台,不断拓展中外合作办学,提供国际化的学习与研究环境,激发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科技人才;倡议推广国际化科教融合模式,依托“一带一路”农业科教创新联盟,以国际版“科技小院”为先锋,拥抱“一带一路”机遇,传播中华农耕文明和中国农业的经验和技术,推进全球农业教育、科技创新与人才的紧密结合,实现合作共赢的科教融合、产教融汇与高质量国际交流合作。
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打造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关注青年的创新开放合作平台,架起全世界青年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推出强有力的倡议、促进全新的合作,以充满丰富想象力和爆发力的方式激发青年一代的行动,实现推动农食系统转型的目标。
记者:马文哲 学生记者 王红鑫 综合整理
素材提供:中国农大校报、新闻网
编辑:李杨
责编:武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