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持续高质量推进选调生工作,6月18日,学校召开2024届选调生代表座谈会。学校党委书记钟登华在会上寄语选调生:要做坚定理想信念、服务人民、攻坚克难、修身立德的先锋,继续擦亮中国农大选调生的品牌,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副司长王岩,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傅世平,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东军出席,党委副书记王勇主持座谈会。
钟登华代表学校向教育部及各地组织部门长期以来对学校选调生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向坚定选择选调生、即将开启人生新阶段的毕业生表示祝贺。他指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选调生工作,通过“有组织地发现,有意识地培养”,不断强化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和就业服务,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贡献青春力量,逐渐走出了一条中国农大选调生工作的特色之路。今年,中国农大选调生预计有450人,人数再创新高,已经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一张靓丽名片。他表示,在陕西、广西、江西等地看望选调生时,体会到中国农大选调生有知农爱农的底色、强农兴农的优势和团结朴实的品格这三个突出特点。他介绍了印象深刻的多位选调生校友,指出他们都是优秀选调生的缩影,希望大家以他们为榜样,在未来工作中继续擦亮中国农大选调生的品牌。
钟登华强调,选调生工作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重要结合点,能够将高校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载体,为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重要人才活力。
在选调生即将奔赴基层之际,钟登华围绕如何成长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选调生,向2024届选调生同学们提出四点期望。一是要做坚定理想信念的先锋,不断提高政治能力。选调生要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要通过基层的锻炼和磨砺,成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优秀年轻干部。二是要做服务人民的先锋,不断提高基层工作能力。要秉承“解民生之多艰”的校训,在基层历练成长的过程中加深对国情、民情、农情的了解,和人民群众建立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向群众学习,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不断提高做基层工作的能力,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作为最高追求。三是要做攻坚克难的先锋,不断提高干事创业能力。中国农大119年的办学历程就是一部攻坚克难、不懈奋斗的历史,要传承优良传统,在未来的工作中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主动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模式,提出新办法,不断提高干事创业能力,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以奋斗不息的志气和一往无前的锐气,在基层的大舞台上改革创新,建功立业。四是要做修身立德的先锋,不断提高廉洁自律能力。清正廉洁是干部的基本修养,也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要从小事做起,扣好扣子,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价值观,筑牢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纪律上的规矩人。
钟登华寄语同学们,从大学到基层,从城市到农村,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变化巨大,理想和现实之间也会存在落差,容易产生迷茫和困惑,一定要学会自我调节,以从容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他表示,母校永远是最坚强的后盾,会为大家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王岩对学校选调生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他表示,此次座谈会既是选调生出征前的壮行,也是离校前的一堂就业思政课。希望同学们要志存高远,树牢许党报国的理想信念;要学以致用,以专业所学服务工作所需;要脚踏实地,持续弘扬“自找苦吃”精神。希望农大进一步健全毕业生毕业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强化相关部门和院系协同配合,推动就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用心用情支持毕业生在各自岗位上成长成才,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傅世平介绍了江西省省情以及选调生工作有关政策。他指出,江西省基因红、底蕴厚、生态美、区位优、势头好,现在的江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人才、渴求人才、珍惜人才。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选调生工作,热忱欢迎更多的青年才俊到江西大地干事创业。江西不仅有留才的诚心,更有用才的决心,一定会为广大选调生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助力成长。
钟登华代表学校向2024届选调生代表赠送礼物——《习近平在宁德》《先锋——中国农业大学选调生奋斗篇章(一)》两本图书和一个笔记本。钟登华表示,赠送《习近平在宁德》的初衷是勉励选调生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努力成为一名堪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先锋》是希望大家扎根基层作先锋,有更多的选调生故事写进《先锋》;笔记本封面印有选调生姓名、扉页印着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大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全文,希望同学们不忘初心、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同时养成善于观察、勤于记录的好习惯,不断总结提升。
张东军向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农学院2013届博士毕业生马攀,江西省自然资源厅人事处干部、人发学院2022届博士毕业生萧子扬两位校友代表颁发校友职业发展导师证书,希望优秀校友发挥传帮带作用,成为在校学生职业发展的领航者和引路人。
座谈会上,马攀、萧子扬代表往届选调生发言。他们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母校的感谢。
马攀分享了自己11年的选调生工作经历。他表示,追逐人生的梦想,只有在正确方向上“自强不息多奋斗”,才能“如米苔花静开放”,在基层一线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基层工作要深刻认识到什么是责任和担当,干什么事都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力。要在知行合一中增长本领才干,工作中千万不能妄自尊大、不能妄自菲薄,要时时刻刻磨练自制力、不断充实提升自己。他请母校放心,将继续传承农大精神,自找苦吃,把论文写进群众心里,写进基层,用实际行动擦亮选调生这张名片。
萧子扬两年间先后在村支书助理,镇党委委员、 副镇长等岗位上锻炼过,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鼓励2024届选调生:要把基层当作是“解民生”和“治学问”的最广阔田野,去经风雨见世面。要永远思辨、永远发问、永远探索,多做调研以便更好开展基层工作。要送自己一粒结实的扣子,努力杜绝一切错误倾向。他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继续传承农大精神,把乡村振兴的论文写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
人文与发展学院2024届本科毕业生刘笑君、工学院2024届硕士毕业生杨金鑫、农学院2024届博士毕业生杨勇琴代表2024届选调生发言。他们在发言中表示,将铭记母校的教诲,将“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迎接未来的一切机遇和挑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书写无悔的人生篇章。
参加座谈会的选调生同学纷纷表示,感谢学校在行前为他们上了非常宝贵的一课。钟书记的亲切关怀和勉励,学长的经验分享让自己受益匪浅。将以优秀选调生为榜样,做一个脚踏泥土的青年、学以致用的青年、心怀感恩的青年,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秉持着农大“团结、朴实、求是、创新”的校风和“解民生之多艰”的校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基层实践中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农大人的力量。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负责人、2024届选调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记者:欧阳永志
摄影:欧阳永志
编辑:马文哲
责编:范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