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才抱德 笃行致远 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孙其信校长在中国农业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怀才抱德   笃行致远

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在中国农业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孙其信

(2023年6月21日)

WechatIMG2925副本.jpg

亲爱的同学们、远道而来的家长们、辛勤的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

听说同学们早晨6点就起床,7点就集合入馆,同学们辛苦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完成学业,即将奔赴人生新征程的各位毕业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辛勤教育你们的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向抚育你们的家长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2023届毕业生度过了极不平凡的大学生活。在大学生活中,你们见证了和参与了祖国难忘的重大时刻,见证了党和国家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刻。2019年,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学们见证了天安门广场热烈而隆重的庆祝场面。2020年,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中国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2021年,我们迎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民族从积弱积贫迈向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奋斗史,是一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不懈奋斗史。2022年,我们迎来了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谋划了未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步走”的伟大战略,为每一个中华儿女描绘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美好蓝图。

你们见证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从4.5%提升至近19%,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深刻里程碑意义的成就。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我们也面临极其复杂多变的机遇与挑战,世界格局变革必将进一步激发中华儿女为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而更加努力,更加奋斗。

我们忘不了共赴时艰、抗击疫情的战斗。在广大师生万众一心、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农业大学坚定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校园保卫战,在战“疫”中展现青春担当。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累计有7000余名学生担当志愿者。在校园疫情防控最艰难时刻,由于核酸检测人员力量不足,学校自行组织人员开展核酸扫码、登记、采样。我看到一批批学子冒着生命危险,在38度高温的情况下穿着防护服在简陋的采样间里扫码。特别是在2022年11月24日学校突发疫情后,在近半个月的最艰苦的校园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累计送出27万份盒饭,如果按22000名学生计算的话,人均12份盒饭。在校园部分宿舍楼实施封闭管理期间,老师们冒着风险,手提超过20kg的饭盒,步行爬楼送到每个宿舍。这一幕幕画面都是温馨而感人的印记,也让我们深刻感受中华民族坚韧、勇敢、不惧困难的伟大精神。我们深受鼓舞,也倍感振奋。

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回信中提到“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精气神”是什么?我觉得是一种优良的品德。“厚植爱农情怀”是什么?我认为是对同学们品德的最高要求。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有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德育思想丰富而深刻。“教育”由两个字组成,《说文解字》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大学》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韩愈《师说》讲:“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可见,中华民族自古就以德育为教育的最高理念。那么,“德”与“道”是什么关系?它们具有不同含义且不可分离。古人讲:“天行为道,人伦为德。”“道”是自然的规律,“德”是人间的规范。后人逐渐把“道”与“德”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概念。孔子有言:“子欲为事,先为人圣。”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古人又讲:“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意思是如果没有大德,就难成大业。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中,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党中央对新时代教育,对青年一代学子立德树人最高追求的要求。

今天,同学们即将出发远行,即将奔赴新的征程。此时此刻,我有五句话送给各位同学:

一是要立爱国大德。中华民族自古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气节,爱国是每一位中华儿女最基本的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中华民族拥有五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文明,当前正在实现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奋发前进。在座的每一位学子要有爱国之心,才有报国之力。

二是要明兴国大志。新时代青年要时刻胸怀“国之大者”,立足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高度,自觉担当使命责任,要有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大志。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图盛景,是青年成长进步、建功立业的大好际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你们要把志向融入到个人事业中,才能创造人生的灿烂和辉煌。

三是要成报国大才。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树人”就是让同学们掌握报国的各种才能。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只有具备报国的才能,才能把爱国的大德和兴国的大志落实到事业中,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最好成绩。

四是要担强国大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13个强国目标,首次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为中国农业大学的学子,同学们应该对农业强国有所了解。借此机会,我想给同学们简要介绍一下建设农业强国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就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一系列重大指示,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世界经济强国、经济大国无一不是农业强国。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校组织专家团队对农业强国的历史、规律、路径进行初步研究。对标现有的世界农业强国,我们建成农业强国任重而道远。建设农业强国必须要保障粮食安全,必须要根本上解决农民富裕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一个指标,农业强国建成之日,就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伟大时代。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5。基于此,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建成农业强国之时,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同学们,建成农业强国根本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纵观世界农业强国,无一不是农业科技强国。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农大学子,我们一定要在加快农业强国建设上贡献才智,奉献力量。

五是要成幸福人生。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对青年学子们来说,只要明大德、立大志、成大才、担大任,必然成就你的幸福人生,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以最饱满的斗志、最昂扬的激情奏出新时代最强音。

最后,衷心祝福同学们!祝同学们幸福、健康!

谢谢大家!

供稿:党政办公室

编辑:马文哲

责编:武慧媛

5273
分享
分享到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