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 | 以科技创新之光照亮农业未来(三)

大咖云集的学术盛会:思想碰撞,创新交融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11月2日-4日,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秋色伊人的北京平谷金海湖畔隆重举行,大会的主题是粮食安全与未来农业。

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是一场大咖云集的盛会。

大会邀请全球农业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教育家和企业家,以及优秀青年学生代表共享农业科技创新最新成果,共论农业科技领域前沿问题,共商世界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国际组织、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商会、协会深度合作,着力打造国际化、常态化,高规格的农业科技领域国际盛会。

三天时间,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127位科学家、600余家企业代表、65所高校负责人汇聚在此。其中有245位嘉宾发表演讲、3193人次现场参会,直播观看量突破5700万人次,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1323万人次。

为了办好大会,大会组织委员会下设了由全球农业领域知名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针对大会的长期发展规划、重大问题、重大事项等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负责制定大会主题、主体框架、主要议题等。

大会咨询委员会联席主席肯尼思·奎因、孙其信

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咨询委员会联席主席由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誉主席肯尼思·奎因和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共同担任。

肯尼思·奎因与孙其信担任联席主席之外,第一届咨询委员会副主席由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董事樊胜根和非洲绿色革命联盟总裁Agnes Kalibata、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校长Arthur Mol,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担任。

咨询委员会的委员中有2020年世界粮食奖得主、国际土壤学联合会主席拉坦·拉尔(Rattan Lal),2021年世界粮食奖得主、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营养、健康和粮食安全影响区平台主任莎昆塔拉·哈拉克辛·蒂尔斯泰德(Shakuntala Haraksingh Thilsted)等多个国际组织领导,还有众多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和企业家。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总干事屈冬玉一直密切关注着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11月3日,屈冬玉在大会开幕致辞中多次提到了“合作”,他表示,“世界非常复杂的挑战会导致食品危机和粮食危机,这需要我们保持团队精神,通力合作,运用科学创新和数字技术以及各个跨部门的潜力,为所有人实现更好的生产,更好的营养,更好的环境,更好的生活。”

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是一场在国内罕见的高规格农业领域盛会。大会举办了近20余场论坛活动,来自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科学家、农业高校校长、农业企业家和青年学者近800位嘉宾参汇聚一堂,共话农业科技创新,共享最新技术成果,共促农业交流合作,共谋农业未来发展。

大会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报告,如《全球农食系统国家科学与政策指南》《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2022年度报告》《食物系统转型首席执行官指南》中文版等全球性的农业科技相关成果,以及《世界农业食品行业独角兽100强报告》;此外,大会发起成立世界农业隐形独角兽企业研究院,农食行业可持续发展与气候行动合作中心,农业中关村路演中心,打造中国面向全球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的平台。

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樊胜根,是本次大会上多场论坛的主持人。大会圆满闭幕,他说:“在本次大会达成的成果共识中,我有一点体会最深,那就是: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下,国际合作对解决农食系统面临的挑战尤其重要。”

肯尼思·奎恩在大会闭幕会上说,过去三天已经让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成功地成为了大家都必须参加的每年一次的世界盛会,将成为与世界粮食奖论坛、非洲绿色革命联盟论坛齐名的全球三大农业盛会之一。

孙其信表示,本次大会取得远超预期的成功。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全球农业系统正处在重要的关头,土地退化、气候剧变、数亿人面临饥饿的威胁,更多人被营养不良困扰。我们要应对这些危机,必须要有更强的创新能力、更长远的眼光、更宽广的知识结构,以及更加科学的发展理念。

曾多次来华调研的先正达农业可持续发展基金会首席执行官西蒙·温特说,中国是世界舞台上粮食和营养安全的重要贡献者,农业科技的先进经验对全球至关重要。

无论国际环境如何变化,农业永远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邀请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及优秀青年齐聚中国,大咖云集,分享创新成果,碰撞思想火花,寻找合作契机,携手促进全球农业和经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记者:马文哲 综合整理

素材提供:中国农大校报、新闻网

编辑:李杨

责编:武慧媛

618
分享
分享到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