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合欢花开,夏至蝉鸣,满怀热忱,筑梦启航。6月21日,中国农业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东校区体育馆隆重举行。6000余名毕业生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孙其信校长深情寄语毕业生:“明大德、立大志、成大才、担大任,必然能成就你的幸福人生。”
毕业典礼现场
校领导钟登华、孙其信、张东军、钱学军、辛贤、李培景、单际国、林万龙、杜太生、田见晖、王勇,校友代表大北农集团董事长邵根伙,各学院、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教职工代表,毕业生导师、班主任、全体2023届和部分往届毕业生及亲友到场共同见证铭记终生的难忘时刻。党委副书记王勇主持毕业典礼。
王勇主持毕业典礼
歌曲联唱
典礼开始前,来自学校合唱团的毕业生献上了精彩的歌曲联唱表演。《凤凰花开的路口》《起风了》《花海》……一首首熟悉的旋律响起,赢得现场阵阵掌声与欢呼。
林万龙介绍2023届毕业生及学位授予情况并宣读学校相关表彰决定
典礼上,副校长林万龙介绍2023届毕业生及学位授予情况,宣读学校相关表彰决定,并向获奖学生及全体毕业生致以祝贺。2023年,学校共有3486名全日制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生及2975名研究生毕业。经过中国农业大学第六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决定授予2681名本科生学士学位,同时授予254名本科生辅修学士学位,授予200名第二学士学位生第二学士学位;决定授予564名研究生博士学位,授予2381名研究生硕士学位。
2023届优秀毕业生代表
百篇优秀学士论文、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代表
2023届毕业生赴西部、基层就业代表
为肯定和鼓励2023届毕业生,引导全校同学珍惜青春、志存高远、奋发有为,争做走在时代前沿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决定对市级和校级优秀毕业生、校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获奖学生、校级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获奖学生以及到西部地区和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予以表彰。蒋丽微等334名同学获评“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和李冰月等1042名同学获评“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毕业生”,李秋瑶等104名同学的毕业论文(设计)获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宋龙等10人的学位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学术型博士学位论文,孟宇杰等10人的学位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渠纯纯等10人的学位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专业学位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学校还对2023届赴西部地区就业的巴桑等59名本科生和阿热阿依·海依拉提等163名研究生,赴基层就业的边文静等47名本科生和白鑫等160名研究生进行了表彰。
毕业生代表向教职工代表献花
在主席台就坐的校领导为获奖毕业生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毕业生代表向班主任、导师代表和教务、后勤、保卫、图书馆职工代表代表敬献鲜花,感谢全体教职工的辛勤付出。
毕业生代表崔明堂发言
毕业生代表、资源与环境学院2020级科技小院班硕士研究生崔明堂分享了在科技小院“解民生、治学问”实践中成长与蜕变的心路历程,表达对母校的深深感谢。他号召同学们不负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不负学校谆谆教诲,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以青春之热血、力量、誓言,为农业农村发展,为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校友代表邵根伙发言
大北农集团董事长邵根伙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表示,人的一生有三母,母亲,母校与母国。母亲给人以生命,母校给人以知识与梦想,母国给人以事业平台。母校是学业之源泉,也是未来事业之后盾。三十余年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青春事业融入祖国发展定可大有作为。“强国必先强农,强农方能强国”,他寄语毕业生,从现在到 2035,到 2050 年,同学们恰处事业奋斗黄金期,相信只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定能建功立业,在贡献青青力量中不负新时代。让青春在强农建设的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孙其信讲话
孙其信代表学校向顺利完成学业的毕业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辛勤教育同学们的老师和悉心培育的家长致以最衷心的感谢。他指出,2023届毕业生度过了极不平凡的大学生活。2019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2021年建党百年华诞、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大家见证了和参与了祖国难忘的重大时刻,见证了党和国家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刻。同学们见证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深刻里程碑意义的成就。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我们也面临极其复杂多变的机遇,世界格局变革必将进一步激发中华儿女为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而更加努力,更加奋斗。我们也忘不了共赴时艰、抗击疫情的战斗。在广大师生万众一心、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农业大学坚定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校园保卫战。
孙其信指出,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要“厚植爱农情怀”,这是对同学们品德的最高要求,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有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丰富而深刻。《说文解字》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韩愈的《师说》讲:“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可见,中华民族以德育为教育的最高理念。孔子有言:“子欲为事,先为人圣。”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古人也讲:“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这就是说,如果没有大德,难成大业。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中,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党中央对新时代教育,对青年一代学子立德树人最高追求的要求。
孙其信对中国农大学子提出五点希望。一要明爱国的大德。爱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最基本的德育修养。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正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奋发前进,每个人要有爱国之心,才有报国之力。二要立兴国的大志。要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志向,把志向融入到个人事业中,才能创造人生的灿烂和辉煌。三要成报国的大才。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树人”就是让同学们能够掌握报国的各种才能。只有具备报国才能,我们才能把爱国的大德和兴国的大志落实到事业中。四要担强国的大任。农业强国建成之日,就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伟大时代。建成农业强国的根本是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新时代农大学子,一定要在农业强国建设上贡献智慧和力量。五要成就幸福的人生。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是充满机遇的时代,也是创新创业机遇无限的时代。只有明大德、立大志、成大才、担大任,才能成就自己的幸福人生。
毕业典礼在校歌《金色的希望》的合唱声中落下帷幕。愿2023届毕业生传承农大精神,勇敢奔赴山海、坚定迈向未来,谱写更加绚烂精彩的人生篇章。中国农业大学永远是你们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故乡、坚强的后盾!祝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学位授予仪式
典礼结束后,还举行了学位授予仪式。全体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获得者依次走上主席台接受全体校领导和各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人执拨穗礼拨穗礼,并与每一位毕业生合影留念。疫情三年,很多同学未能参加学位授予仪式,为弥补同学们的遗憾,学校特意邀请2020-2022届因疫情未能参加学位授予仪式的同学返校参加学位授予仪式。据悉,共有400余名同学返校参加学位授予仪式。校长孙其信亲自为返校毕业生一一执拨穗礼。
毕业典礼现场
今年,学校还为每名参加毕业典礼的毕业生发放满含“新意”的毕业礼物——在涿州教学实验场里精心繁育的桃子、李子、杏等水果,由师弟师妹们在劳动教育时亲手采摘,寓意学业有成、硕果累累,寄托着在校师生对毕业生的美好祝愿。
相关新闻:
记者:马文哲
摄影:欧阳永志
编辑:姜萍萍
责编:武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