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看两会 | 沈建忠委员:加强布鲁氏菌病国家层面防控规划及财政投入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可导致感染者不孕不育、流产及丧失劳动力,严重危害动物和人类健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沈建忠教授建议,加强布鲁氏菌病国家层面防控规划及财政投入。

据介绍,近年来布病在牛羊中呈上升蔓延态势,人间感染病例数也在不断增加。布病是国家重点监控的人兽共患病病种中,人间病例数少数不降反升的传染病,每年新增近7万例,凸显人畜布病防控的严峻形势。

沈建忠20240301.jpg

沈建忠表示,党和国家对布病防控高度重视。自2012年以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布病的防治工作。但是,布病防治仍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有组织管理上未能形成合力,财政投入力度不足,数据信息缺乏有效共享机制,防控技术与产品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改变等。

为此,沈建忠提出加强布鲁氏菌病国家层面防控规划及财政投入的建议,具体希望从四方面发力:

第一,建立布病一体化防控体系。一是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明确布病防控工作的牵头单位,统筹协调农业、卫生健康、环境等相关部门,制定国家层面的短期及中长期综合防控规划,建立全链条、一体化防控体系;二是组建多部门多领域国家布病防控专家组,发挥专家智库的核心作用;三是建立多部门数据实时共享机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布病感染与传播全链条、实时动态监测,提升防控效率。

第二,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加大对布病防控规划实施各个环节的经费投入,为布病防控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如诊断技术及疫苗研发、疫情监测和信息共享系统建设、专项应急响应资金设立、净化与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技术支持与人员培训等,以确保有足够的财力与人力应对布病带来的挑战。

第三,加强科技创新。加强动物源头的病原溯源,探明其生态分布特点,掌握疫病发生和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加强病原生物学和跨种传播机制等基础研究,为防控技术及产品的创制提供理论依据;加快布病诊断新技术和新型疫苗的研制。

第四,强化防控政策措施的具体落实。政府统一组织领导,从中央到地方逐级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重视人兽共患病动物源头防治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实现布病净化。同时,加强对布病防控相关机构、设施、人员等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地方和基层的防控力量,保障防控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记者:刘铮

供图:受访者

编辑:李杨

责编:范晨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