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开幕

12月7日,学校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在曾宪梓报告厅隆重召开。学校党委书记钟登华,北京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良出席并致辞,校长孙其信作学校工作报告,党委常务副书记张东军作第四届教代会、工会工作报告。北京市教育工会副主席张洋,学校领导钱学军、辛贤、单际国、林万龙、杜太生、王勇出席大会开幕式。党委副书记李培景主持开幕式。

DSC_5778.JPG

钟登华代表学校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出席大会的各级领导、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向所有关心支持教代会工会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始终关心工人阶级,高度重视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亲自谋划和推动工会改革,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工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OUY_8317.JPG

钟登华强调,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是学校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学校教职工、工会会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当前学校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校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全校师生员工积极践行“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奋力推进“8个提升行动”和“2个倍增计划”,开好这次大会,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凝聚广大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各位代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履职尽责,认真审议各项报告,积极建言献策,将本次大会开成高举旗帜、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继往开来的大会,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凝心聚力,建功新时代;奋发有为,谱写新篇章,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中国农大新的更大贡献。

OUY_7967.JPG

张良代表北京市总工会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中国农业大学工会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中心,融入大局,凝心聚力,服务发展,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在加强教职工思想引领、建设教职工之家、推进学校民主管理、服务教职工需求、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奋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张良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是全国工会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他对学校新一届工会工作提出五点要求和希望。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更加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广大教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三是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任务,团结动员广大教职工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四是认真履行好维权服务基本职责,切实增强广大教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扎扎实实为教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五是持续深化工会的改革和建设,不断增强工会的引领力、组织力、影响力、服务力。

OUY_8013.JPG

孙其信作题为《抢抓机遇 攻坚克难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工作报告。孙其信指出,过去六年,是学校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六年,是学校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六年,是奠定学校未来发展基础的关键六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解决了过去多年未解决的一些难题,办成了一些事关学校发展改革的大事要事,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过去六年是学校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六年。办学实力明显提升,农业科学稳居世界顶尖学科行列,14个学科进入世界前百分之一,首轮“双一流”建设取得圆满成功,新一轮“双一流”中期进展获得专家组充分肯定。过去六年是学校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六年。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取得新突破,获得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唯一特等奖;充分发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力军作用,牵头和参与建设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取得一系列新突破;联合成立世界顶尖涉农大学联盟(A5联盟),开创新型国际发展新领域,在国际学术界政治界发出中国声音;历史性解决烟台研究院发展难题,占地870亩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正式获批。过去六年是奠定学校未来发展基础的关键六年。人才强校成绩突出,专任教师突破2000人,教职工突破3000人,历史性解决教师资源短缺,特别是青年教师严重断层的问题;办学资源拓展获得实质性进展,成立了5个产业研究院,不断加大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力度。

孙其信在报告中全面系统回顾总结了六年来学校发展改革取得的显著成效。六年来,学校主要开展了十四方面工作,一是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接受两轮中央巡视,召开第四次党代会并确定新“三步走”战略,谋篇布局学校“十四五”规划,实施“5+1”工程和“8+2”行动计划,持续强化对事业发展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二是高质量完成首轮“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首轮“双一流”建设中,学校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长提升程度等3个总体情况以及9个指标的评价结果均处在第一档,10大建设和改革任务、84项建设目标全部达成,9个一流学科全部通过专家评审。启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获得专家组充分肯定。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打造《大国三农》通识类课程,主编《耕读教育十讲》,成立体育教学部、美育教学中心,深入推进劳动教育;启动“15+1”课堂改革试点工作;修订本科生、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5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新增15个本科专业,新增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以科技小院为代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做出样板、树立典范;担任新农科组长单位,高质量推进全国新农科建设。“互联网+”“挑战杯”等一系列竞赛获奖数量实现历史性突破,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竞赛奖项4663项;努力提升生源质量和高质量充分就业,本科生源质量由45位提升至38位,选调生人数超2000人,实现“10连增”。四是人才强校工程成为“5+1”工程“最亮”工程。启动实施“315人才引进工程”工程,专任教师规模首次突破2000人,教职工突破3000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达20%以上;启动实施“2115人才发展培育支持计划” ,入选人才70%以上没有“帽子”,涌现出一批典型代表,人才贡献率持续提升,实现校内人才和引进人才一同发展、一同支持、一同保障;加速夯实青年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完成博士后“倍增行动”工程,入选农林院校“博新计划”人数居农林院校首位;深化评价改革,构建合理人才晋升和激励机制,新华社多次进行深入报道,引起广泛关注;科学考核,充分激发人才创造力和创新潜能,考核达标率逐年提高。五是激发创新驱动发展动能,为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谋划,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实施种业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在玉米、小麦、公共卫生等领域发表CNS论文9篇,实现《Cell》《Nature》《Science》全覆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0项,首次实现三大奖大满贯。沈建忠、谯仕彦院士团队、李道亮、赖锦盛、杨宁教授团队,以及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小麦研究中心等为攻克农业“卡脖子”技术提供农大方案;康绍忠院士团队、李保国、李季、段长青教授团队推进藏粮于地,耕地保护与利用取得显著成效;获批建设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重大突破,依托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等智库,报送政策研究报告200余篇,承担研究任务130余项,智库建设成效显著,学校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六是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作为根本使命,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为。全力以赴支持云南镇康县发展,助力镇康县顺利脱贫。李小云教授、张福锁院士、杨宁教授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农学院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奖”,李小云教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河边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领导评价为“扶贫的中国案例”;在云南省支持建设35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乡村振兴“样板”;221个教授工作站、500名专任教师、百余名科技特派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产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科技成果转化签约项目的数量和质量稳步上升,实现“5连增”,领跑全国涉农高校。七是坚持更广阔的国际合作与发展视野,国际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开拓全球发展新领域,为推动全球减贫、南南合作、全球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在联合国总部、高级别会议上发布重大研究成果,李小云教授团队“小技术大丰收”“小豆子大营养”项目获联合国南南合作三方合作最佳案例奖,樊胜根教授团队连续3年发布《中国与全球食物政策报告》,推动世界农食系统转型;发起并成立农业学科特色的世界顶尖大学联盟平台(A5联盟)、一带一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平台,成为促进教育合作开放的重要平台;成功举办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被誉为全球三大农业盛会之一,极大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八是以高质量服务区域发展大力拓展办学资源。以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勇气历史性解决烟台研究院发展难题,以抢抓机遇、开疆拓土的决心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全面进入规划建设阶段;成立5个产业研究院、牵头参与海南全健康研究中心建设,积极拓展办学空间,有效缓解了学校资源紧缺难题;与10个省(市、自治区)、38个市县签订近50份合作协议,全方位深化区域战略合作;持续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大北农集团捐资1.8亿元支持杨胜楼建设,新增拼多多集团1亿元捐赠项目。九是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增强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成和开工建设新图书馆、新植保楼、理学楼、杨胜楼、作物分子育种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工程,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打造平安校园、便捷校园、智慧校园、温暖校园,持续提升民生保障和服务水平。十是坚持把改革作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在管理体制、人事制度、教育教学、科研评价、人才评价等方面实施80余项改革举措。十一是不断健全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体系,持续提升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优势,紧密围绕学校工作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建言献策;不断加强教代会提案办理力度,保障教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十二是从百年文化中赓续血脉,坚持把传承发扬农大精神作为发展的精神动力。组织编写《念兹在兹》《玉汝于成》《初心弥坚》等展现中国农大教师杰出贡献和精神风采的优秀书籍;中宣部将师生扎根曲周46年服务乡村的先进事迹确定为中央重大宣传典型,全校师生备受鼓舞、倍加振奋。十三是应对多轮新冠疫情冲击,坚决把师生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置于首要地位。累计投入经费4200余万元,完成疫苗接种5.79万人次、核酸检测25余万人次、查验出入校园人员462万余人次、车辆225万余车次,7706人次志愿者服务时长14.5万小时,送餐27万余份,全校师生凝心聚力,保障学校平稳运行。十四是坚持不懈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生态,推动廉政建设纵深发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加强校办企业领域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治校水平。

孙其信表示,事非经过不知难。六年间,面对三年疫情防控,烟台研究院“死结”,涿州农场“困难重重”,青年人才严重断层,办学资源严重不足等事关学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经过不懈奋斗,学校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每项成绩都是师生干部辛苦奋斗出来的。学校事业发展为今后深化改革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程;二是必须抢抓发展机遇,勇于攻坚克难;三是必须服务国家急需,厚植办学优势;四是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以改革的勇气推进落实;五是必须勇于担当,涵养攻坚精神;六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密团结师生。

孙其信指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必须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教育、人才、科技工作的重要论述,必须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为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农业强国作出新时代中国农大的新贡献,更加聚焦“结构、质量、数量、效益”核心关键,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及提质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及全员育人工程、科技创新助力强国建设工程、“人才强校”提质增效工程、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办学资源拓展工程、高质量国际合作与交流工程、高质量发展支撑保障工程、学校治理现代化推进工程等八大方面取得突破。他表示,过去六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对过去的成绩倍感自豪,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希望全校师生携手共进,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出新时代的更大贡献。

OUY_8156.JPG

张东军作教代会工会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在过去的六年里,学校教代会、工会在上级工会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学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动员广大教职工,为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懈奋斗,为推进学校事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圆满完成了学校第四届教代会、工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报告还对教代会、工会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OUY_7918.JPG

党委副书记李培景主持开幕式

DSC_5685.JPG

会上,与会代表还书面审议了学校《财务工作报告》《第四届教代会提案工作报告》《校务公开工作报告》《学术委员会工作报告》《第四届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第四届工会经费财务工作报告》《2017-2023年职工福利费使用情况报告》等。

开幕式后,与会代表进行了分团讨论。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7所兄弟高校向本次大会发来了贺电贺信。学校教代会代表、工会会员代表,离退休老同志、民主党派及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200多人参加大会开幕会。

记者:欧阳永志 姜萍萍

摄影:欧阳永志

编辑:李杨

责编:武慧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