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全国涉农高校掀起研学热潮,通过专题学习会、跨学科研讨等活动形式,号召青年学子以专业优势赋能乡村,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广大涉农高校研究生围绕耕地保护、数字农业、乡村全面振兴等展开热烈讨论,凝聚起“强农有我”的青春力量!
中国农业大学 作物遗传育种专业 硕士研究生 周慧慧
作为党支部书记和党员骨干培训班的班长,我组织了支部成员学习研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受鼓舞。这份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基石的纲领性文件,展现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路径的独特智慧。文件指出应在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中瞄准关键生产要素,在坚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强化实效性、针对性措施,在乡村产业融合中探索要素市场化配置,在完善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中着重强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些都为农业领域的研究学者和学生们提供了极具前瞻性的研究方向,更启示青年党员们应在基层治理中淬炼党性,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作为新时代农科学子,尤其是学生党员,我们既要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成为科技创新的创路者;更要做乡村振兴的“答卷人”,成为智慧兴农的思考者。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更激励了广大的青年学者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在党建引领下深耕沃野、破土新生,践行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诺言,闪耀于乡村振兴的舞台上。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 硕士研究生刘秋艳
作为科技小院的学生,我深感荣幸能参与这一被连续两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的创新实践。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科技小院扎根农村,助农惠农”,这是对科技小院模式的高度认可,也为其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科技小院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筑基、科技赋能、人才驱动”的核心理念。我们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同吃同住,通过“干中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这种沉浸式学习让我掌握了先进农业科技,也理解了农民的需求。科技小院通过全产业链赋能,帮助农民从“种得好”到“卖得好”,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北京西槐庄科技小院的助农举措尤其值得借鉴。作为科技小院学生和党支部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未来将继续探索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路径,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贡献力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 刘涵宇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强调“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系统的部署安排为巩固和加强粮食安全指明了方向,也为我的科研实践鼓足了干劲。未来,我将以文件精神为引领,继续聚焦农田土壤健康评价与管理优化课题,为黄土高原主要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产作出属于农学人的应有贡献。
南京农业大学 电子信息专业 硕士研究生 任治洲
我深刻感受到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文件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作为扎根智慧农业的研究生,我将致力于将AI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乡村振兴的数字化转型。我们应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华中农业大学 作物遗传育种专业 博士研究生 吴成秀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粮食单产提升,明确要求加快突破性品种选育。作为从事育种专业的博士生,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殷切嘱托,锚定产业需求,利用基因编辑、智能育种等技术赋能种质创新,培育绿色营养优质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品种,做乡村振兴的青年先锋。
北京林业大学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博士研究生 刘婧琳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以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一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博士生,我深感责任与使命。在今后的科研学习中,应聚焦农村改革与经济发展前沿问题,深入调研,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以及乡村振兴的投融资机制创新等方面发挥专业优势,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东北农业大学 作物遗传育种专业 硕士研究生 房庆喜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作为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倍感振奋。生物育种技术被列为核心要素,这为我们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作为青年学生,更需以新质生产力思维突破传统育种认知主动向智慧育种转型,通过生物+数字深度融合,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辅助作物育种,加速培育高产优质、抗逆适收的新品种,将实验室的基因密码转化为田间增产实效。为传统育种从“经验试错”向“智能设计”跨越贡献青年力量,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数智基因”,为端牢中国饭碗注入创新动能。
山东农业大学 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 博士研究生 郝永超
深入学习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后,我深刻认识到农业科技协同攻关的战略价值。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集聚先进要素,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与我们团队在小麦抗病基因克隆中的实践深度契合。文件强调生物育种产业化与智慧农业融合,我们正探索抗病基因数据库与人工智能预测模型的结合路径。作为农科学子,我将继续扎根实验室与田间,为端牢“中国饭碗”注入青春力量。
福建农林大学 森林培育专业 博士研究生 李林鑫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进一步为农林类高校学子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积极作为提供了重要方向指引和实践路径。作为森林培育专业博士研究生,我将聚焦国家战略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强化自身森林培育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为实现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积极贡献力量。
河南农业大学 作物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 王山聪
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王山聪深刻体会到科技赋能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路径。作为作物学博士生,他聚焦黄淮海地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攻关,文件强调的“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令他备受鼓舞,未来,他将立足区域农业生态需求,推动科研成果落地田间,为“藏粮于技”战略实施贡献科研力量,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贡献青年力量。
沈阳农业大学 果树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 张鑫
作为一名园艺学果树专业的博士生,我第一时间研读了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心满是振奋。文件聚焦深化农村改革与乡村全面振兴,提出的举措极具前瞻性与针对性。其中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为我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我将结合专业知识,积极探索园艺领域前沿科技的应用,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河北农业大学 蔬菜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梁昊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指引了明确的方向,文件提出要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作为一名农大学子,我深刻体会到“生物育种产业化”与“科技力量协同攻关”的战略意义。在学校“一道路两精神”的指引和导师的指导下,我建立了耐盐种质智能筛选大模型,加速优质品种选育。未来,我将扎根耐盐特色大白菜选育技术创新,为盐碱地治理难题的解决贡献青春智慧!
安徽农业大学 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 硕士研究生 崔子恒
我作为一名遗传育种硕士研究生,和研究生支部党员们一起深入研学了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深感生逢其时,使命在肩!文件中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我们作为新一代新农人,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一步钻研农业科技专业知识,深入挖掘小麦抗穗发芽基因,为小麦抗穗发芽育种提供基因资源,为保障粮食安全培育“安农良种”。我作为一名农学学科研究生,要勇担时代使命,不负青春韶华,为建设农业强国奉献力量。
内蒙古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博士研究生 陆相朋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尤其是强调了奶业纾困。乳酸菌是发酵乳加工、动物养殖和作物种植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芯片”。作为从事乳酸菌研究的一员,我深感肩负着时代重任,要用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投入科研工作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真正实现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为乳业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江西农业大学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硕士研究生 罗心舟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乡村振兴为核心,聚焦耕地保护与土地要素改革,明确了粮食安全、生态保护与乡村发展的协同推进路径。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未来从业者,我们应以更加专业的能力服务国家战略,通过推动科技赋能与制度创新,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助力乡村资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贡献智慧与力量。
浙江农林大学 电子信息专业 硕士研究生 朱润昊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作为农林高校的研究生,我将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立足电子信息专业特长,聚焦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建设的技术研究,践行“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担当,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创新动能。
山西农业大学农经研2401班魏诗坤
作为一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文件聚焦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从粮食安全到产业兴旺,从生态宜居到农民增收,每一项内容都与我们所学所见紧密相连。这不仅是国家的战略部署,更是我们未来研究与实践的指引。我深刻认识到,我们所学的知识将直接服务于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未来,我将以文件精神为指引,深入调研农村实际问题,努力探索创新解决方案,为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疆农业大学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博士研究生 吕毅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认真学习了全文后作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博士同学我内心无比激动,文件聚焦农业强国、乡村振兴等核心议题,与我所学专业紧密相连,又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实践机遇。同时,文件对农民增收、农村治理的重视,也使我更加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未来我将以文件精神为指引,探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用实际行动为新疆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大连海洋大学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 硕士研究生 王玮峰
研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作为大连海洋大学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研究生,我深感振奋。文件强调农业科技创新,这与我的专业紧密相连。未来,我们会聚焦智慧农业,将专业知识融入实践,助力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强国目标添砖加瓦。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涉农高校研究生斗志昂扬,纷纷表示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引,将个人奋斗融入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浪潮,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农有我”的誓言,扎根乡村,深耕细作,书写青年一代的“三农”篇章。
供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供图: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编辑:李杨
责编:孟祥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