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近日,教育部党组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质量标准》),对高校持续加强和改进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学校将如何贯彻落实《质量标准》,以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新闻中心专门采访了党委教师工作部负责人。
问:《质量标准》的出台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高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显进步,但依然存在协同工作机制尚待完善、工作举措向育人实效转化不够充分、解决教师需求不够精准等方面的不足,《质量标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领导、立德树人、精准供给、条件保障和持续改进五个维度,通过基础和高阶两类指标,六十条建设内容构建了体系化的高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标准。《质量标准》的出台,为高校加强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方法遵循和路径指引,有助于高校从整体上把握目标任务,明晰着力重点,强化落实效果,最大程度地凝聚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合力。
问:学校党委对贯彻落实《质量标准》有哪些重要部署?
答:
贯彻落实《质量标准》,必须强化党对教师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学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关键作用。学校党委常委会2024年第15次会议专题研究学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高度重视《质量标准》的贯彻落实,强调要深刻认识加强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强化思想引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要构建科学管用的制度机制,完善工作体系,细化任务分工,抓好责任落实,形成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工作合力;要加强日常研判、抓早抓小,针对“苗头性”问题,及早发现并及时提醒,防微杜渐。着力塑造一支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先锋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在教师群体中凝聚起“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思想和行动共识,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问:贯彻落实《质量标准》学校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
答:
一是与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把贯彻落实《质量标准》与学校党委的重要决策部署紧密结合,特别是把“8个提升行动”“2个倍增计划”作为重要抓手,把《质量标准》落实到具体的人、事和行动中,引导教师深刻认识学校发展面临的宝贵机遇,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更多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工作实绩。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全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职能,建立会商协调联动机制,定期研讨工作进展,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党委教师工作部在这项工作中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过程督导、成效评估作用,牵头做好培训解读,细化任务指标,确保全员重视,全域落实。目前,党委教师工作部已研究制定了落实《质量标准》责任清单,明确了24个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的63项具体任务,并将根据工作进展,进一步做好《质量标准》的细化、深化、量化、转化工作。
三是统筹推进、稳步实施。依托校、院、系三级组织体系,压紧压实各单位责任链条,将《质量标准》各项要求融入各单位整体工作中统筹谋划,通盘考虑;全面对标《质量标准》,系统梳理短板弱项,巩固拓展特色优势;合理设定短期指标和长期指标,抓住主要矛盾,结合工作实际,在已有工作基础的方面率先实现突破,开好局起好步;力戒形式主义,用心用情做好教师工作,不给一线教师增添过重负担,增强教师的幸福感、获得感。
目前,教育部已依托“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指数平台”启动了各高校《质量标准》的数据采集工作。我校有关工作已在稳步推进中。
供稿:党委教师工作部
编辑:马文哲
责编:范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