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第二期密云区共建单位涉农领域骨干专题研修活动

6月13日,学校举办红色“1+1”行动再出发第二期密云区共建单位涉农领域骨干专题研修活动。本次研修活动聚焦农业品牌建设、新媒体助农等关键议题,深入推进联学联建工作,为密云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高校动能,推动红色“1+1”行动再出发走深走实。

学校党委副书记杨志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学校人文与发展学院李红艳教授,学校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高颖研究员,密云区委农工委副书记肖振坤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兼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紫威主持。

密云区共建单位涉农领域骨干专题研修活动是学校与密云区红色“1+1”行动再出发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深化党建引领、校地合作、服务地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

杨志对密云区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她指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红色“1+1”再出发共建工作,并将持续推进共建成效作为重点工作。中国农大与密云区的红色共建已历经二十一载,双方要充分把握红色“1+1”再出发的契机,进一步深化合作成效。通过红色“1+1”再出发,依托中国农大的科研资源,培养更多“三农”领域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广阔的实践锻炼平台,贡献“1+1”>“2”的强农力量。她表示,开展涉农领域骨干专题研修培训是巩固共建合作成果,推动红色“1+1”行动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希望学员们加强学习、主动思考、提升能力,在农业生产的实践场景解决发展问题,助力密云区农业现代化发展。

 

会上举行了红色“1+1”指导专家聘任仪式。杨志为李红艳和高颖两位专家颁发聘书,为红色“1+1”再出发的深入推进进一步壮大专家团队力量,汇聚专业智慧。

 

专家报告环节,李红艳凭借多年深耕乡村调研的实践经验,精准把脉乡村新媒体发展的核心痛点,以“寻找地方密码:新媒体何以促进地方发展?”为主题,针对密云区自然生态与产业特征,借力新媒体,从多维视角出发,为密云区发展提出系统性建设性意见。她指出,密云区可依托“山水生态+农业品牌”的独特优势,构建“政务引导+市场驱动+文化赋能”的三位一体新媒体发展模式,推动密云区在农业升级、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高颖以“农产品消费变化趋势与农业品牌建设”为主题,从消费者关注点、消费获取信息途径、消费渠道和品牌消费功能四个方面的变化入手,深入剖析当前农业品牌营销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以密云区特色产业番茄种植为例,指明未来可以通过预判群众需求变化做好品牌定位、构建完善互联网推广矩阵、注重产品创新满足多样化需求、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品牌溢价等多方面来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打造享誉世界的特色品牌。

 

实践参观环节,密云区一行在学校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深入了解我国数字化渔业的发展现状,感受科技助力渔业精准养殖、智能管理的创新成果;在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超高压实验室、智慧厨房和酒窖,了解到科学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创新应用情况,切实体会到科技赋能生产实践的成效。

参加研修活动的密云区涉农领域骨干表示,此次培训围绕密云区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展开,培训内容干货满满,令他们受益匪浅。培训从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提供了全链条的专业指导。此外,参观内容与密云区农业特色高度契合,为密云区农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也为深化校地合作提供了宝贵平台。

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兼研究生院管理处处长朱葛军、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姚晓闯和密云区有关乡镇、村党组织和企业合作社等骨干参加了活动。

 

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专业学科优势,加强与密云区的交流联动,共同推动红色“1+1”共建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供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供图: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编辑:李杨

责编:马文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