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10月11日,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边会“中阿-中亚-南亚”旱地农业边会在北京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促进区域间的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国际处副处长曾也鲁出席并主持了会议。
我国西北部与阿拉伯-中亚-南亚国家有较大范围同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新兴科技支撑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旱地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多位教授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做了精彩报告。河北大学学术副校长、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巩志忠教授介绍了主要农作物品种全面提升技术:植物健康和抗性训练蛋白维大力(VDAL)和维益配(VIP)的创制与应用;资源与环境学院胡树文教授分享了中国盐碱地治理及与中亚国家合作的经验;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刘文丰教授探讨了多维水资源短缺及国际合作的策略;国际处副处长、土地学院曾也鲁教授首先对我校进行了简要介绍,接着展示了耦合多源遥感与作物需水模型的精准灌溉技术。
埃及国家遥感和空间科学中心-农业应用、土壤和海洋所所长Abdelaziz Belal、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农业大学副校长Almazbek Irgashev、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可持续粮食安全高级研究中心主席Mark Tester、巴基斯坦萨戈达大学副校长Qaisar Abbas等国际学者参会并就演讲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此次会议不仅加强了我国与阿拉伯-中亚-南亚国家的农业科技合作,也为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同时,我校作为“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农业发展领域中方牵头高校,本次会议也旨在响应落实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阿峰会上提出的“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重要倡议,推动中阿高校在农业发展领域的人员互访与学术产业经验交流。
供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供图: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编辑:李杨
责编:马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