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9月4日上午,曲周精神传承与发展座谈会在资环楼举行,党委副书记王勇,党委宣传部部长赵竹村,曲周实验站历任站长吴文良、潘志华,曾在曲周实验站工作的教师代表曹一平、徐及、林家栋、李保国,资环学院关工委副主任邵小明,以及潞河中学教师代表王静出席座谈会,本次会议由曲周实验站站长张卫峰主持。
王勇通过“回信”、“丰碑”、“传承”三个关键词总结曲周精神,老一辈改土治碱的农大人在老百姓中留下的口碑,正是他们在曲周开创事业的丰碑,曲周实验站的师生们真正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师生回信中提到的“解民生、治学问”。他希望,实验站能够立足当下,擘划未来发展蓝图,将曲周精神继续传承给后辈,推动实验站永续发展。
曲周实验站第七任站长潘志华用“有幸兼任,结下情缘;努力工作,平稳发展;感谢助力,情谊永存。”总结自己担任站长的经历,表达了对曲周实验站作为扎根村镇的科研组织能够薪火相传五十年的感动与祝贺。
吴文良曾任曲周实验站第八任站长,他对辛德惠院士高瞻远瞩,紧随国家发展“三步走”战略表达由衷的敬佩,并呼吁教师们能乘好时代东风,做好教学和科研,真正做到“责任、奉献、科学、为民”。
曹一平表示扎根曲周的老一辈在探索中为曲周拆了科学技术这堵墙,真正做到了技术扶贫。她通过十几张老照片,带领参会人员一同回忆了70、80年代曲周实验站建站之初的峥嵘岁月。
李保国谈到曲周实验站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先辈的科学奉献,同时还表达了自己对于土地重归盐碱化的担忧,他希望实验站能够继续做好在连年偏涝的情况下水利设施保障的研究。
王静回忆辛德惠先生高中时期书写的入团申请书,他在申请书中写到“志愿考入农学院,要在农业中尽量为人民工作”,她提到潞河中学为纪念辛德惠院士特设辛德惠班,该班为农大和国家培育和输送了诸多杰出青年人才。
现任曲周实验站站长张卫峰介绍实验站大事记、50年科技成果汇编、“我和曲周实验站的故事”系列征文及五十周年站庆活动内容,他表示本次活动受到了包括曲周县人民、学校及实验站老领导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邀请大家出席曲周实验站五十周年站庆活动。
农学院党委书记张远帆,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尚民,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王雯、院长袁力行、副院长王冲、生态教工党支部书记刘云慧、环工教工党支部支委万亚男等参加座谈会。
供稿:资源与环境学院 吴梦娇 王熙然
摄影:马文哲
编辑:马文哲
责编: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