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农大:23级本科生分批参观科技小院展览

刚刚开学,宁静的东校区图书馆每天都会迎来一批又一批着装整齐、井然有序的新生军训连队。作为今年中国农业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特色订制”环节,学校特别组织全体2023级本科新生分17个批次,集体参观“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科技小院展览。同学们在参观中建立起对农大、对农业、对家国的“元认知”,寻找到未来人生的“行动指南”。

1.jpg

农大情怀“初体验”

在讲解员的引导和讲解下,同学们依次学习了“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扎根曲周·艰苦创业”、“志存高远·立德树人”、“脚踏实地·科技创新”、“青春奋斗·乡村振兴”、“牢记嘱托·强农先锋”6个篇章,共同认识“解民生、治学问”的科技小院,认识底蕴深厚、地位特殊、实力雄厚的中国农业大学。参观科技小院展览,同学们真实地看到中国农大的历史和成就,并为农大发出由衷赞叹。

2.jpg

“农大前辈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立足实际开展科研,这些事迹深深震撼了我,很令我感动,我为能在这样的地方开展我的大学学业生涯而感到自豪。”园艺学院贾子扬参观了科技小院展表示。

3.jpg

“作为农大人,我感到十分骄傲!”植物保护学院党赋杰在参观时感慨。“我深深体会到了各位前辈的伟大。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农业就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科技小院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888888888888888888888.png

“这种解民生之多艰的精神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生物学院张嘉媛参观完科技小院展后非常兴奋与激动,空闲时又深入了解学习,她没有想到科技小院名字并非农大师生所取,而是曲周当地农民给取的。“这是农民对中农大师生工作的认可!”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科技小院中的前辈有的一个“规矩”,不对农民说“我不会”,而是“我一定帮你想办法解决”。

5动科.jpg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陈国兵说,农大科技小院应国家发展需求而生,一代代农大人用智慧和汗水探索农业科技,真正做到了利民、惠民,“解民生之多艰”。科技小院并不小,因为它是连接农民和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农大其实很大,因为她承载了“农业强国”的重要使命。如此成就,无愧于中国农业大学的名号!

农大认知“初始化”

初入农大门,新生们对农大可能有一些原始、初浅的认识。科技小院展览让同学们看到了一个想象不到的中国农大,改变着一些同学对农业的认识,对大学的认识,对农大的认识。

资环6.jpg

资源与环境学院赵悦澍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定要让学生吃苦,一定要让他们认识真实的世界。”“从曲周县到古生村,从实验大楼到阡陌村落,真实的世界有万般存在方式。始知象牙塔尖,未若亲临生境、行百里所闻之广;衣冠博带,未若躬耕田亩,悟大化尘埃之至。我明白‘解民生之多艰’并非苍白的古诗词化用,而是真真切切由朴实、团结、坚定、创新融合而成。这句校训既是我们自己的理想,也是老一辈资环科学家们倾其一生的实践和对一代代学子的期许。作为科技小院创始学院的学生,我希望今后我也能成为点亮科技小院的一束光。”

7工学.jpg

机械专业的马新雅在高考前夕看到有关科技小院的报道,让她对农大产生了无限向往。她从农村走出来,知道农村的辛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的劳作,有高温暴晒的考验,有赶农时劳作中途瓢泼大雨,携农具归家的狼狈,有中暑发烧等疾病的困扰……有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她心头,在这片土地上何以治学问?“解民生,治学问”的科技小院给了她答案,“就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认识困难,解决困难,坚持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深解农民之难而创新农业新技术。我想,在这样的精神与实际阵地的战斗中,科技兴农,未来可期!”

8工学.jpg

工学院陈谚澎听完科技小院的故事,感受到学习不仅仅只在课本里,还要走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不能只是空话套话,必须要和农民同吃同住,才能真正走进农民的内心。“农大科技小院正是做到了这两点,才能在改土治碱、脱贫攻坚、增产增收等行动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9工学.jpg

社会上有一种声音,大学学到的知识都是空中楼阁没有用处。试验233班的霍东炫垲在上学前对此也曾感到迷惑。参观了科技小院展,他发现“在劳作中学习,在问题中学习,同时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解决实际的问题。从曲周开始,科技小院为全国各地老百姓解决了诸多实际难题。”

10.jpg

学术与社会生活之间到底有多少距离?试验233班牛闻博参观完科技小院展之后找到了答案——可以没有距离。“阅读科技小院的工作日志,谦逊负责的研究者形象浮现在我眼前。他们并非无所不能,他们在田间遭遇种种麻烦,甚至在第一天因为不了解农事规律面临找不到人的窘境。然而田野绝非阻碍,而是机遇场、修炼场,是大展拳脚的实验场,是求学者最终的答辩典堂。”

农大精神“初传承”

缓缓地迈上图书馆的阶梯,一幅幅生动震撼的图片与文字映入眼帘,墨绿色的军装附和着学姐娓娓道来的精彩演绎,仿佛从前先辈的坚忍不拔呈现眼前,汗水落脚边,重任扛上肩。认识越清晰,行动越有力。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有责任为民的精神,要继承老一代农大人甘于奉献的品格,在新时代奋进,为强农兴农事业添砖加瓦!

11.jpg

机械专业的李梦瑶看完展览在心中默喊:我终会走向先辈的道路!农业强则国强,而我们身为农大学子,更应当担负起如此使命,义无反顾地踏上前辈为农付出的道路,坚定地听从习近平总书记写给我们的“自找苦吃”精神,将农大的品格贯彻到底,发扬光大,做新时代的农大人!

12.jpg

小院展上有一张照片深深打动了农学院米珺文,这张照片中张福锁院士和当地一名老农手捧稻穗站在田野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米珺文说,“从照片中我感受到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那一刻,我多么想与他们一起,亲吻脚下的田地。通过这次参观,我认识到,想为三农发展作贡献,只有满腔热血并不足够,我还需要以知识武装头脑,以肯吃苦的精神扎根基层,实实在在地解民生、治学问。”

13.jpg

展览启发着工学院张一嘉在未来学习或者科研道路上的选择。“我十分渴望,未来我能如同科技小院的师生一样,将‘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铭记于心、付诸行动,为祖国实现农业强国、伟大复兴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14.jpg

“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不仅是口号,更是我们行动的指南针。科技小院是新生入校以来接受的“高频”词,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尚沐恩也是如此,他表示走入科技小院展览,才对这个耳熟能详的词语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校科技小院同学回信的全文,深入了解科技小院的历史沿革和科技成果,更深刻体悟到农大人扎根祖国大地‘自找苦吃’的精神。我们应稳稳接住接力棒,传承科技小院精神,奋力书写青春的华彩篇章!”

15.jpg

承担本次科技小院展宣讲任务的学思宣讲团讲师陈思寒表示,能够帮助同学们在心中种下一颗知农爱农情怀的种子,倍感荣幸和责任重大。“我秉持着‘认识农大、服务农大、宣传农大’的初心使命,努力把科技小院的故事讲好,把小院精神讲实。在讲解过程中,同学们全程认真仔细,驻足凝思。”相信每一位新农大人在实践中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真正做到“自找苦吃”,认真书写好“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壮丽华章。

供稿: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

供图: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

编辑:李杨

责编:马文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