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天,人工智能已经成为触手可及的生产力,农业这一古老领域正经历“智慧觉醒”,中国农业大学也正在以“智”为犁,以“数”为壤,带领农业高等教育进行一场深刻的“数智创新”。田间地头,深度学习算法解码土壤与气象密码,具身机器人化身“新农人”精准作业;实验室里,AI加速基因编辑与育种突破,合成数据技术破解农业科研瓶颈;课堂内外,智能体辅助个性化教学,跨学科培养“AI+”的复合人才……
智耕未来,“AI”在农大。本专栏将为您解锁中国农大人工智能创新密码,见证这场静默却壮阔的人工智能变革。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DeepSeek、ChatGPT、Sora、豆包等一系列AI大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契机。如何将这些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响应“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应用于教育教学和管理”,成为了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中国农业大学率先行动,组织教师们集体“入学”,参加一场场别开生面的AI课堂,旨在助力教师全面拥抱AI,共绘教育新蓝图。
伴随着悠扬的歌声,这场充满科技感的AI课堂缓缓拉开序幕。歌词中巧妙融入了“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师们,高高兴兴学AI”,这不仅是对教师们学习热情的生动写照,更是AI技术融入教育场景的生动实践。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曲的生成得益于国内首个AI模型——天工音乐,它以其强大的生成能力,展现了AI在音乐创作领域的无限潜力。
课堂上,专家们围绕AI如何辅助教学、产出高质量绘画图像以及丰富PPT内容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精准的AI绘画提示词是生成满意图片的关键,主体、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缺一不可”,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教师们迅速掌握了技巧,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创作出精美的图片和海报,这些作品无疑将为教学增添更多色彩和活力。
此外,AI课堂还涵盖了视频制作的相关内容。教师们学习如何利用AI辅助撰写脚本文案,并通过掌握询问技巧、提示词公式以及追问、更换关键词等方法,对文案进行润色和优化。在专家的演示下,教师们亲眼见证了AI如何轻松实现视频拼接、素材替换、配音调整以及画质优化等复杂操作。一位来自动医学院的教师激动地表示:“之前为学生录制教学视频时非常繁琐,但今天学到的用照片生成数字人的技术,让我看到了未来更生动、更便捷的教学视频制作途径。我甚至设想,未来可以用动画的形式来辅助教学,让那些在课本上难以直观展现的内容变得栩栩如生。”
通过AI课堂的学习,教师们不仅掌握了实用的AI小技巧,更在思维方式、教案逻辑结构以及办公效率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纷纷表示,这次学习经历受益匪浅,对未来将AI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据悉,学校将于近期面向教师开设《Deepseek赋能教育,助力老师提质增效》《丰登大语言模型》《AI助力高校教师办公》《AI赋能课程思政建设》等一系列AI赋能教学创新有关培训课程。
供稿:新闻中心
编辑:姜萍萍
责编:范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