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5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勉励他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值此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一周年之际,新闻中心跟踪报道科技小院师生投身乡村振兴一线的生动故事,通过他们讲述一年来的成长经历、体验和感悟,展现他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和谆谆教诲,扎根祖国大地,甘于“自找苦吃”,自觉融入农业强国建设的滚滚洪流中,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书写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华章。
2009年我跟随张福锁教授和李晓林教授,第一批入住了白寨科技小院,15年来我作为科技小院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经历了科技小院模式的探索、建设和发展过程,也深刻体会了科技小院 “实”和“思”的初心使命。
去年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说到了我们科技小院师生的心坎里,我们就是扎根一线为农民做实事、解民生,就是在解决农业发展问题中做科研、治学问,就是在课堂教学和乡村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育英才。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和殷殷嘱托,让我激动万分、备受鼓舞,更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一年来,我感受最深的是科技小院同学们收到总书记回信后倍感责任重大,但精神动力更足。同学们不怕遇到困难与挫折,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开拓创新,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我指导的张东、蒋伟等同学获得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张晓恬等同学获得2023年“挑战杯”青振京郊乡村振兴专项赛特等奖。2023年我们还获得了研究生国家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这些都是社会各界对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为引导青年和科技工作者投身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带领京郊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采用集中授课、田间观摩、科技长廊等多种方式普及农业技术知识,提升农民科学素养。同时,打造了“东邵御礼”、“非凡农庄”、“西槐庄园”3个科技小院品牌,通过设计农产品包装,拓展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仅通州西槐庄科技小院在2023年就为西槐庄村集体增收103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15年来,常驻科技小院的师生既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也是连接政府、企业、高校和农民间的桥梁。他们随时把政府的政策和支持、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科教单位的知识和技术转化成广大农民群众的实际行动,把农民增产增收的成果变成各个主体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在科技小院这个团队里,张福锁院士的言传身教,江荣风老师的舍身奉献,李晓林老师的以德立教等精神,都激励着我们科技小院师生,坚守初心,勇毅前行。
强国先强农,农大做先锋,在未来农业现代化道路上,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嘱托,坚守科技小院“实”和“思”的初心使命,坚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信念和决心,利用科技小院集群的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三农”中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供稿:王冲
摄影:欧阳永志
编辑:欧阳永志
责编:武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