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中国饲料博物馆召开“双融合、双促进”博物馆运行骨干队伍聘任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饲料博物馆馆长李德发,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培景,饲料博物馆顾问张建华出席仪式,动科学院党委书记郭晓旭主持活动。
李德发在致辞中指出,中国饲料博物馆自2016年正式建成运行以来,始终坚持以“传承过去、记载当代、激励后学、引领未来”为宗旨,打造国内唯一、世界首家以“饲料”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作为教育部重点建设项目,博物馆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也成为展示中国饲料工业发展成果、讲好农业故事的重要窗口。他回顾了博物馆从无到有、筚路蓝缕的建设历程,感谢学校和企业的多方支持,并对未来发展寄予厚望,强调“文化是国家精神的根与魂,博物馆要在新时代育人育才、传播价值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饲料博物馆执行馆长马永喜汇报9年来运行情况。他从展陈资料建设、参观接待组织、科普教育推进、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影响拓展五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博物馆近年来的发展成果。馆内设置五大展厅,涵盖生产线、机械工艺与原料分类,拥有80余台教学设备和1600余件展品,服务本科与研究生课程教学近十门次,并广泛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社区居民的公益科普活动,今年预计接待量突破1万人次。马永喜表示,博物馆还与海内外近百个高校与机构建立交流合作,是农业科普与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
会上,举行了聘任仪式,郭晓旭宣读动科学院党委关于聘任中国饲料博物馆骨干队伍的决定,动科学院分团委书记杨威宣读动科学院分团委关于成立中国饲料博物馆学生志愿服务团的决定。聘任马永喜担任中国饲料博物馆执行馆长,张泽宇、马宁、杨威担任中国饲料博物馆助理馆长,任命吉北玥担任学生志愿服务团团长。
李德发和李培景为中国饲料博物馆骨干颁发聘书。
马宁汇报了博物馆文创和研学设计构思、与文创店“稼穑工场”联名开发文创产品进展以及后续文创产品的开发计划。作为饲料中心教职工党支部承担的校级“双融合、双促进”教职工党支部立项精品实践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文创工作的设计思路得到现场参会的各位领导的充分肯定,并提出重要改进意见。
李培景对博物馆的建设给予高度肯定。他表示,中国饲料博物馆作为学校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业已成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行业发展、促进学术传播的重要平台。他强调,馆藏之“物”承载着学科之“魂”,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博物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五大方面的重要意义。持续加强博物馆学生志愿服务团建设,让学生在服务中长才干、受教育、强责任。本次聘任的骨干成员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文创经验,提升团队运营水平与创新能力。同时,深入挖掘博物馆文化育人功能,打造具有农科特色的实践育人平台,助力学校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双提升。要紧抓建校120周年契机,把博物馆打造为讲好“强农兴农”中国故事的重要窗口。
聘任仪式后,全体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此前,中国饲料博物馆围绕讲好动科故事、强化党员农业专业教育与红色文化传承、饲料博物馆学生志愿服务团建设组织召开师生座谈会。深入探讨饲料博物馆平台作用发挥。
饲料中心教职工党支部书记马曦表示,饲料中心教职工党支部将持续推进党建与饲料博物馆发展“双融合、双促进”,进一步提升饲料博物馆在饲料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能力,加强饲料博物馆与学科建设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饲料文化研究与传播平台,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饲料行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饲料中心教职工党支部党员代表及博物馆工作人员20余人参加活动。
供稿:动科学院 李逍遥 何立航
供图:动科学院 赵海龙
编辑:李杨
责编:马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