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发学院师生热议2023年全国“两会”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春潮澎湃,万象更新。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中国进入“两会时间”。人发学院师生热切关注全国两会,通过东西区集中观看、自主学习等方式,多渠道观看全国两会直播和相关报道,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热烈讨论经济社会发展,畅谈感想体会。

集中观看两会直播

人发学院党委书记林涵老师表示,“奋斗铸就辉煌,实干赢得未来”。全国两会的召开,着眼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把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施工图,举世瞩目、催人奋进。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和五年的政府工作,我们能深切体会到在攻坚克难中我国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和其中的极其不易,而这也将是我们接续奋斗的底气和信心的源泉。报告提出的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点,贯穿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而每一个指标的完成都将是一场硬仗。“没有捷径,唯有实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推进需要我们每个人汇聚智慧和力量,在春风浩荡中踔厉奋发,共赴新征程。

公共管理与发展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孔锋老师表示,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阐述了过去五年的重大成就。我印象深刻的是报告中提到国家经济由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得到解决,农村开始蓬勃发展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农村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全面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重要目标。我国化解和应对了一系列国内外重大风险,并实现了经济发展,国家通过实施各类优惠政策,使得企业得以发展。这次会议必将是一次成功的大会,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重要方向。

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潘璐老师表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过去五年、特别是过去一年来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过去一年,党和国家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就。与此同时,国家发展依然面临严峻考验。从社会角度来看,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了持续改善民生、加强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性。面对经济发展的压力和不确定性,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切实确保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化返贫。对于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这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基层社会和底层人民的发展需求,为完善和改善社会政策贡献自己的知识力量。

法律系系主任杨述兴老师表示,认真收听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在谈到2023年的工作重点时,李克强总理指出,要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一直以来,人文与发展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秉承“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理念,是乡村振兴战略科技创新和成果供给的重要力量、高层次人才培养高地和政策研究的高端智库。在新的一年里,在新的征途中,法律系将始终紧扣“三农”与发展主题,扎根乡土和乡村,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适应农业农村法治人才需求为根本,致力于农业农村法治研究和服务社会职能,积极推进农大法学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公共管理硕士党支部党员向慧卿同学表示,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和五年的工作成就,并对未来工作做出规划。报告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具体落实了中央经济会议精神的部署。今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这是一种审慎的、可预期的增长计划,从报告中我能感受到中国经济整体向好向善发展,同时明确合理的目标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在乡村建设方面,报告围绕粮食生产和安全,耕地要继续建设高标准农田,要向科技和种子要产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大有可为。从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彪炳史册的发展成就,也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所以我们要直面问题挑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尽心竭力工作,不负人民重托。

区域经济学硕博联合党支部预备党员杨瑞同学表示,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非常关注两会;而身为农大学子,我对“三农问题”尤为关注。李克强总理在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稳定粮食安全,我深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已经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但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供需仍将处于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约束趋紧的紧平衡状态,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硬约束严重制约着粮食生产潜力的挖掘;同时,国际粮食市场形势严峻,各国粮食储备倾向增加,国际粮食贸易成本加大,风险与不确定性骤然上升。在此背景下,如何持续提升粮食产能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议题,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对粮食安全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启示,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新闻传播学硕士党支部党员张愈旸同学表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好这次盛会,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作为一名新闻传播专业的学子,我们应当发挥我们的专业优势,身体力行地实践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性”,为日后做好一名新闻工作者打下坚实基础。

研究生分团委学生干部廖阳欣同学表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又一次重要的会议,大会总结了过往一年来的辉煌成就和重点工作,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两会期间各界代表和委员们的议案和提案,如就业、医疗、教育等,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讨论,也让我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对自身生活和未来发展的关注度和信心都在不断提升。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在国家需要、自身擅长的领域中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强国先强农,农大做先锋,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挥洒青春汗水。

研究生会学生干部万博同学表示,本次会议我看到了我国发展来之不易的新成就,我们稳经济、求发展,我们重创新、扬自信,我们保民生、谋幸福。我国政府关注经济发展、关注民生问题,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以实现经济平稳运行。观看此次开幕式,更加使我们坚定信念,要肩负起作为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肩负起作为农大学子投身乡村振兴的重任。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我们继续向前。

硕公管22班班长张逸帆同学表示,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头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年。过去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积极应对世界变局、新冠疫情等带来的挑战,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展望未来,我国仍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对明年即将毕业的硕士生来说,就业问题是关注热点,要积极关注政府、学校发布的相关政策、通知、关注相关企业行业的就业形势和需求,结合社会现实和个人实际,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做好毕业就业创业准备。

硕公管22班宫雅琪同学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下,过去一年,我国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其中,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肯定了我国在脱贫攻坚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提出要继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防止规模性返贫。同时,总理提出,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基本民生等仍是新的一年政府工作的几个重点,这与我们的专业紧密相关,农大青年大有可为。在新的一年,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环境和各种风险,我们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稳”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作为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把握政府政策导向,关注与我们紧密相关的乡村振兴和民生保障工作,更好地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建设中去。

公共管理与发展系本科生党支部纪检委员刘一达同学表示,倍受全国人民瞩目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今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本次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触动,“极为不易”“尤为难得”“艰苦努力”等用词凸显了疫情背景下我国过去一年经济增长的来之不易。好在,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共克时艰,携手度过这次难关,稳住了经济大盘。如今,一切回暖,工作报告对新一年政策涵养税源、保障民生、扶持市场主体、保障就业、平稳物价(不超发货币)等等论断相比往年更给人一种“细水长流”的感觉。如今,我已经来到了本科阶段的最后一年,在研究生阶段开始之际,我会调整好自己,向着美好的方向,为小家也为大家,再出发。

学生会学生干部李渊冰同学表示,当前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我国在如此之大的体量之下依然能够年复一年地完成对人民的承诺,这离不开我们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我国制度的优越性,更离不开我们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的努力。寒假我有幸在街道实习,切身体会到基层工作的不易。基层工作虽小,但是一头连着上级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是政策落实的关键一环,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那些了不起的数据更是无数基层工作人员日夜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的付出汇聚而成的。米粒之光也能照亮苍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的力量虽然有限,但是我相信如果我能将自己投身于人民的事业之中,我也能成为那样的米粒之光,在平凡的岗位上释放出耀眼的光芒,汇聚成建设社会主义强国道路上强大的动力。

融媒体中心学生干部张姬茹同学表示,在万物复苏的季节里,2023年全国两会如期召开。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为中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建言献策。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观看两会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点有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并且强调了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作为学生,看到代表们各抒己见,心中涌起浓浓的国家自豪感,我国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成就,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我也将发奋学习,提升自我,为国争光。

社会211班郭菲同学表示,观看完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开幕会,总理对过去五年的工作作出报告,用数据证明了取得的伟大成就。过去的五年并不平凡,在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和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下,我们仍然能够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持经济发展韧性、社会大局稳定,离不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让我感动于中华民族在遇到困难时永远团结一致、齐头并进、共克时艰的精神。工作报告对生产、医疗、住房、乡村振兴、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涉及国内国际的多个问题重视程度非凡,表达了国家对国内人民的负责、对国际问题的重视。对于乡村振兴,我的感悟较深,最近从事的几项社会实践都是乡村振兴的主题,包括乡村教育、直播助农等,作为农大学子,人发的一员,我将走进农村、走进农民,力所能及在多方面帮助乡村实现振兴。

英语211班张雨彤同学表示,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召开。在此次会议报告中,李克强总理的话让我印象深刻:“发展极为不易”、“扩大实业保险覆盖面”、“政府的财政支出百分之七十以上用于民生问题”等等。从中不难看出,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党和国家做出的巨大努力和坚定决心。其实,我们从家乡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便可得知,近几年我们的脱贫攻坚战成果显著。从前,家乡的路多是由车辙印延伸而来的,难走又狭窄,尤其是下雨之后,一不留心就是一脚泥;而现在,原先蜿蜒曲折的小路被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取代,原先土黄色的羊肠小径也被新灰色的康庄大道覆盖,这样一来,之前闭塞难行的交通变得便捷通畅,为居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这只是脱贫攻坚战中的小小一隅……在听到李克强总理谈到:“脱贫攻坚战经过了8年取得圆满胜利”时,我心中感慨万千,深受感动。打赢脱贫攻坚战绝不是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这是实事求是、关注民生的有力证明,是复兴中华民族的必经之路,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坚毅决心。

蓝图已经绘就,答卷正在书写。奋斗的号角再次吹响,全国各族人民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人文与发展学院全体师生将深入领会全国两会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先强农, 农大作先锋”,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奋斗成就梦想,以实干赢得未来。

供稿:人文与发展学院

供图:人文与发展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孟祥慈

1596
分享
分享到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