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旧版回顾

生产实践是最好的磨刀石

中国教育报 2018年10月24日 报道 浏览次数:

从上世纪70年代响应国家号召,远赴黄淮海平原开展科学治碱大会战,到上世纪90年代治碱成功后推进县域农业综合开发,再到依托实验站探索农业的高产高效,一代代中国农业大学师生深入河北省曲周县的田间地头,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新世纪以来,为了解决农户分散经营、水资源紧缺的黄淮海平原增产增效难题,新一代中国农大人依托设在农户身边的科技小院,在给农户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技术服务的同时,不断探索中国农业的绿色发展道路。

    一批批大学者、大专家走下讲坛,主动与农民结合,与生产一线结合,与国家和产业的现实需求结合,成为新理论新技术的验证者、推广者和应用者。一批批青年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分布在全国23个省市的120余家科技小院,义务担当农民身边的“住诊医生”,他们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生产一线,用专业所学,为农民朋友的日常生产实践“坐诊开方”,助推乡村振兴。

    实践是最好的“磨刀石”。45年来,中国农大教师研究团队与综合治理曲周的盐碱地实践紧密结合,使遭受千年盐碱危害的黄淮海平原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南粮北运的历史。45年来,中国农大师生团队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广大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的同时,也培养出了石元春、毛达如中国农大两位校长以及石元春、辛德惠、张福锁三位院士等成百上千的优秀师生。

    实践是最好的“倍增器”。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动机”,高校发挥学科、专业所长,积极投身生产实践,帮助解决国家、社会、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种种理论和实际问题,既是社会的现实之需,也是推动高校自身发展和积聚力量最好的“倍增器”。

    中国农大与曲周县45年的校县合作实践表明,一所大学若想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就需要把服务社会纳入学校的顶层设计,把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心前移到生产实践的第一线,引导师生关注生产一线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并将其纳入研究范围,进一步推动科学研究的深入。试想,如果中国现有的2000多所大学,和中国农大一样,在生产的第一线都设有“科技小院”,解决各行各业遇到的现实问题,或许,中国经济社会将是另一番景象。或许,越来越多的大学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会赢得政府、企业更大的支持,赢得更多的社会尊重。

《中国教育报》2018年10月24日第1版报道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更多
标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