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丰收之路】黄安坨村:农业科技“加持”下的山村转型模板

新京报 2019年09月26日 报道 浏览次数:

编者按:全国近70万个行政村、近300万个自然村,中国农业大学与新京报乡村频道选择的改革攻坚样本,为什么会有北京百花山半山腰上的黄安坨村?况且,在北京万亿规模的GDP篮子里,百亿规模的北京农业占比可谓微乎其微。 

这当然不是出于本土情怀,重要的是,在农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中,在都市旅游休闲农业方兴未艾的环境里,在已解决温饱却仍旧收入偏低的起点面前,黄安坨村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参考,即通过农业科技的“加持”,让山区熟悉种植的农民们继续热爱种植,只不过是有了更多元的选择,而这些选择,意味着更多收入与家乡转型基础的夯实。

当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刚来到北京市门头沟区黄安坨村时,乡亲们很热情,但没有太多期待。他们最多指望学生们能帮着修修电脑、辅导下孩子功课,至于种地,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种庄稼的好把式们,何必要听从没种过地的城里人意见?即便是最“开放”的种植者,对师生们也是“不放心”的——家里几百棵果树,只舍得拿出几棵树让师生们做实验。 

2019年9月,北京黄安坨村种下的东北苹果丰收了,还包括以前从没种过的甜杏和木耳,下一步打算试试种植观赏花卉,过去过量施用农药的情形消失了,甚至开发休闲旅游、生态旅游都提上了议事日程,而这一切,都源自农业科技的力量。 

黄安坨的苹果丰收了。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教授带着学生 卷着铺盖卷儿住进了村 

地处京西百花山山腰,门头沟区黄安坨村的秋天,常是安静而色彩丰富的。天刚蒙蒙亮,一辆蓝色的小三轮车就从黄安坨村“北京科技小院”出发驶向了村里的试验基地。郭鑫宇熟练地跳下车,然后沿着一条小土路,步行进了果园。他每走到一棵树下,就会仔细打量树上的果子,然后拿出纸、笔将果子的生长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郭鑫宇脚下的这片果园,就是2014年中国农业大学在黄安坨村设立的科技小院试验示范基地。所谓科技小院,其实就是通过老师带队,研究生、科技人员驻村工作的形式,“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引导农民进行高产高效生产,帮助农民增收。 

“这片基地里面种的多数都是苹果树,也有少部分杏树。这是鸡心果、这是龙丰、这是K123……这几棵树是打过药剂的,这几棵没有打过的。”旁人傻傻分不清的各种品类的苹果,在郭鑫宇和科技小院其他成员眼中却长得千差万别。 

郭鑫宇(右一)介绍果园里的果子。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运动裤、深色球鞋,鞋边缘还凝着一些干土。初识郭鑫宇,还以为他是位“新农人”,是返乡创业、带领村民致富这样的人物,后来才知道,他是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农药学专业的一名博士生。从科技小院挂牌成立之初,还是一名研究生的他就跟随导师,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教授吴学民,一同驻扎在了黄安坨村。如今,他已经在村里驻扎了六年,他的身份也从一名研究生变成了一名博士生。 

“在北京设立科技小院的初衷,是想以科技支撑农业、知识服务生产为目的,从植物保护入手,改善农村农药使用现状,保障食品安全,减少农村面源污染,还农村以青山绿水,同时针对果品保鲜,进行寒地有机水果保鲜,为农民经济增收提供可能。根据实践,最终来探索北京山区农村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的新模式,为整个中国北方山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科技小院项目牵头人、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教授吴学民说。 

吴学民回忆,科技小院推行之初,即便要长期住在村里、每天下到田间地头干活儿,仍是有学生跟着他一起,带着铺盖卷儿,就住进了黄安坨村。

晌午最毒的太阳 没把学生们晒跑 

“吴教授来了,这次准备在我们村住多久呀,有空一定到家里坐坐。”新京报记者和吴学民教授走在黄安坨村时,一位村民热情地向吴学民打招呼。别看现在村民见到吴学民和学生们都很亲近,北京科技小院入住之初,村民可是热情中还有着怀疑——我们祖祖辈辈在这里种庄稼,哪里需要一些没有种过地的大学生来教我们什么“科学种植”与植物保护?村民只知道,大学生文化水平高,应该能修电脑、擅长上网,估计能拜托着给孩子们辅导下功课。 

于是,除了每天扎进试验基地监控果树生长情况、土地变化、病虫害等问题外,科技小院的学生们还真就得利用闲暇时间,帮助村民们修修电脑,做做技术支持。暑假,孩子们从镇里学校回到村子,科技小院的大学生们帮孩子们补课也是常有的事儿。渐渐的,村民就和科技小院的学生们熟识起来。 

“这帮孩子真不错!”村民很快开始就夸赞起了这些“接地气”、“不见外”的大学生们。可夸赞归夸赞,真说让学生给自己指导农活儿,村民心里还是不服气,一切得以真本事说话。 

每天起早贪黑往地里跑,风雨无阻不说,盛夏晌午时分最毒的太阳,把肩膀晒破了皮,也没能晒跑这帮学生们;村里试验示范基地的果树非但没有蔫,反而真长得越来越茂盛、果子越来越甜……村民们这才意识到,这些大学生们真的不是来蹭个实习经历的,是来干实事儿的,而且还真有点儿本事! 

村民们嘴上不说,行动上却开始跟着大学生们学起了科学种植。

量身定制施药方案 解决村里用药过量问题 

有了村民的认可和配合,开展调研实验就顺利多了。过去终日泡在教室和实验室的农大学生,开启了每日泡在田间地头的日子。 

村里气候如何、有哪些病虫害、农药使用现状如何、村里劳动力有多少……驻村的前几个星期,吴学民和学生就对全村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一棵树一棵树的检查、一种病虫害一种病虫害的采集。 

通过走访调研,吴学民和学生们了解到黄安坨地区存在农业生产技术尤其是农药用药水平落后的问题,普遍存在着过度施药、盲目用药的情况,而且每年施药的药剂品种较为固定,重复使用,这就导致了施药成本增加、农药残留增大、病虫害抗性上升等问题出现,同时也给这个美丽的山村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

村民在果园里忙碌。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针对这样的情况,北京科技小院师生首先是为黄安坨村量身定制了施药方案,通过指导村民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及适时用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保证果品质量安全。 

数据显示,黄安坨村按照科技小院提供方案,仅2014年试验首年,每亩地的杀菌剂、杀虫剂药用量就齐刷刷减少了一半,病虫害还得到了防治。 

科技小院师生随后又在调研中发现,村里果园水果保鲜措施单一,只靠冷库低温进行保鲜,果实保鲜效果欠佳。虽然能勉强维持到春节时期,但是烂果现象很多,挑选出好果费时费力。因此,科技小院又给村子引入了自主研发的果蔬保鲜剂1-甲基环丙烯。 

“2014年至2017年,经过反复试验,我们发现,针对不同品种果品采用不同保鲜模式的同时,再配以果蔬保鲜剂1-甲基环丙烯后,有效延长了果品的保鲜期。这样一来,既有效减少烂果,避免浪费,又能帮助村民减少经济损失。”郭鑫宇说。

以怀疑开始的合作 促成了村里的巨变

“当时,你还不相信我们,守着几百棵树,却只给我们学生几棵树做实验。”“当时,您不是也不相信我吗,总反复问我,‘你这儿行吗?’”这段对白,来自吴学民和黄安坨村北京科技小院试验示范基地的负责人王国庆,这个话题已经成为两人回忆过往特别爱打趣的话题之一。 

六年多前,初相识的两个人抱着彼此“不够信任”的态度开始了一个摸索性的合作,也正是这次合作,促成了后来黄安坨村的变化。 

故事还得从好多年前开始说起。每年山花烂漫时,是黄安坨村最美的时候。朴实的村民祖辈守着百花山,终日埋头忙碌在玉米地里,却从未想过这青山、这山里的特殊气候,以及漫山遍野的药用花,是他们最大的财富。 

2003年,来自东北的“外乡人”王国庆“发现”了黄安坨村。“当时就是想来村里转转,意外发现这里身处山间,气温相对较低,总体气候条件和我的家乡有点像。”王国庆算计着,是不是可以把家乡的特产苹果带到村里栽培下试试。没过多久,王国庆就扛着树苗进了村,一方面,他承包下一片土地,聘请当地有劳动力的贫困村民帮忙种果树,另一方面还把买来的树苗免费发给部分村民。怎料想,这一试,真就成功了,黄安坨村,除了玉米、核桃,还有了新的果树——东北特产苹果。

黄安坨的苹果树。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高兴了没多久,问题却接踵而至,病虫害、落果等等……毕竟这里是北京,不是咱东北。气候、土地条件再像,也终归和东北不一样。”2013年,王国庆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向吴学民教授求助。恰巧吴学民当时也正在为北京科技小院“寻家”,经过到黄安坨村调研,吴学民便和王国庆达成了初步“合作”。 

结果一晃六年过去了,王国庆成了黄安坨科技小院基地负责人,农大的学生们成了果园里的科研人员,而寂静的山村迎来了一拨拨的农业科技。

村民脸上的笑容是庆祝丰收最好的方式 

“今年,我们又丰收了。”黄安坨村老书记任全荣的脸上笑开了花。和村里很多村民一样,任全荣过去没有想过,黄安坨村不仅能种植玉米、核桃,如今还能盛产东北苹果、黑木耳、杏等农产品,接下来,甚至还要被打造成集休闲旅游、生态旅游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美丽新农村。村子还真有这个基础,这几年,黄安坨村先后被评为“首都绿色村庄”和“北京市生态文明村”,整个村庄的环境干净整洁,记者在村子里看到,家家户户都已经翻新成红砖蓝瓦的房子。 

下一步,村里的发展思路很明确,就是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利用山区较少的土地资源,建设黄安坨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例如种植既具有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又具有食用价值的观赏花卉。而新的种植设想,到时候更少不了来自农大师生的知识支持,新的特色农产品的引入,承载了村民脱低与致富的希望。 

这个丰收节,黄安坨村没有搞特别的庆祝活动,可写在黄安坨村村民脸上的笑容,就是庆祝每个丰收节最好的方式。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摄影 王巍

新京报网2019年9月24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