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中国这一举措,让联合国提前10年完成目标

中国报道微信公众号 2021年10月29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全球治理过程中,绕不开的问题是贫困。作为世界性的难题,反贫困始终是人类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2021年2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从具体指标上看,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这意味着,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困扰世界的贫困问题

△ 2020年12月20日,受邀到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大湾村参观访问的外国人在接受采访。摄影/新华社记者 郭沛然

2000年,联合国通过的《千年发展目标》中第一个目标就提出,要在2015年消除一半以上的世界贫困人口。2015年9月,在联合国193个成员国首脑会议上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位列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位。

而早在上世纪60年代,联合国大会实施的《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和上世纪70年代实施的《联合国第二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中均提出,要缩小穷国和富国之间的差距。

尽管全球的贫困问题在发展中有所改善,但不可忽视的是,仍有一大部分人深陷贫困。联合国开发署公布的2020全球多维贫困指数(MPI)的数据中显示,在107个发展中国家中,有13亿人(占22%)生活在多维贫困中。

在上述数据分析时期,适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经济发展一度停摆。参与分析该报告的团队指出,尽管尚无数据可用来衡量大流行之后全球贫困人口的增长,但基于对70个发展中国家不同情况的模拟表明,如果(疫情)不加以解决,世界解决多维贫困的进展或将倒退8~10年。

疫情发生前,全球的贫困人口每年有所下降。但据世界银行2021年1月发布的报告,疫情使全世界7亿多人面临极端贫困,这是近20年来全球贫困人口首次上升,并可能会持续下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兆源在公开撰文中提到,解决疫情造成的各类贫困问题,推进全球贫困治理是首举。贫困问题的治理需要国际国内协同。国际社会可以为减贫创造条件,但就具体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发展中国家没有能力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减贫战略规划,也没有能力很好地执行减贫规划,从而制约了减贫工作的开展。

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中国家纷纷走向民族独立的道路,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当务之急是解决贫困问题。

多次参与国际扶贫工作讨论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李小云告诉《中国报道》记者,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减贫难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现代意义上贫困的缓解依赖于长期、高速的经济增长,为国家减少贫困提供基础保障;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只是减贫的基本条件,要想实现减贫,经济增长必须要具备益贫性。

李小云认为,世界减贫工作最大的难点地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这些地区在过去20多年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比较高的经济增长,但是这些国家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部门并非大多数人口就业的部门,即这些国家虽然可观的经济增长但是没有形成益贫性增长的格局,出现了增长与减贫脱节的困境。

“一些国家虽然实现了经济增长,却无法大规模地缓解和减少贫困,难以实现经济增长与让贫困人口增收两者之间的平衡。”李小云指出,这一问题在不少中等发达国家都存在。

减贫工作中的中国样本

△ 2020年6月2日,在金阳县易地扶贫搬迁东山社区集中安置点,搬迁户参加新居钥匙移交仪式。摄影/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关于贫困的衡量和判断标准也在不断变化。李小云向《中国报道》记者介绍,贫困既是个绝对概念,无家可归无饭可吃的状态就是绝对贫困;同时,贫困又是相对概念。现代意义上的贫困是按照现代的福利标准确定。从物质角度来讲,贫困与否是个客观的指标。比如在中国,扶贫线的物质标准是具体的:以2010年不变价格算年收入2300元,到了2020年底年收入4000多元。

李小云表示,不断变化的标准是由于贫困群体需要基本的收入购买相应的福利,其中包括吃穿不愁、医疗教育住房三保障。

《中国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时期,就启动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贫困治理行动。

扶贫工作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1986年,中央把开发式扶贫确立为农村扶贫的基本方针,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帮助农村人口摆脱贫困。1994年,中国制定并发布《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要求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与此同时,贫困线的标准也在逐步提升。2011年,我国从过去的年人均纯收入1274元提高到了2300元,贫困人口增加到了1.28亿人。2011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而中国贫困治理正式进入到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标志性事件是: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精准扶贫即区别不同的贫困情况,“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

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鼓励全社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精准扶贫。

多位受访专家提到,脱贫攻坚战是中国走出的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成功减贫之路,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2月,全国共派出25.2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打通了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

同期,全国开始了改革贫困县考核机制,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研究贫困县退出机制,引导贫困县党政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体制,项目审批和管理监督下沉到县;拓展金融扶贫渠道和方式,鼓励金融扶贫创新;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多个扶贫举措。

李小云向《中国报道》记者分析,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政府在消除贫困方面的积极政策和认真执行。以基础教育、基本卫生服务和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方针政策,对中国人才资源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利用市场机制来释放人的活力,消除了贫困根源。

他表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以及动员全国人民参与脱贫攻坚的社会文化优势,是中国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出的基本经验之一。

2021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与贫困作斗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历程。其中一组较为亮眼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中国减贫对世界的意义

△ 西藏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技能保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88岁的嘎玛德勒在昌都市卡若区嘎玛乡成立了民族手工艺培训基地,使民族手工艺从家族作坊式的生产向集中生产转变。

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的标准,中国减贫人口占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长期从事扶贫问题研究。他向《中国报道》坦言,如果没有中国大规模的减贫,联合国减贫目标很难实现。

汪三贵认为,政治承诺、组织优势、资源倾斜等等,都是中国减贫成功的重要因素。他指出,中国之所以能实现如此大规模的减贫,一方面与中国经济,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关,这是减贫的关键动力。另一方面,我国高度重视扶贫事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一直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心,这是其他国家做不到的。

一个占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完成脱贫本身就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根据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的分析,千年发展减贫目标得以实现,主要依靠中国。

分析称,中国之外的发展中国家减贫速度相当缓慢,甚至还在增加。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极端贫困人口从1990年的2.78亿人,增加到2015年的4.13亿人,占世界贫困人口的一半以上。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中国减贫最重要的经验是能够让经济增长成果在全社会共享。”李小云指出,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来说,如果人民不能从经济增长中获益,经济发展将带来巨大的社会问题。

在世界各国的扶贫实践中,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扶贫“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扶贫行动推进贫困人数逐步减少,最后较小规模的贫困人口的脱贫难度显著增加,以至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很多发达国家也未能解决这个难题。

李小云表示,中国的精准扶贫正是瞄准扶贫路上最后一公里的贫困人口,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堡垒,动员全社会力量集中消除绝对贫困,确保全面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这一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带领人民摆脱了贫困,同时在于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中国方案就是因地制宜、自力更生。中国人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方式、社会文化,按照中国的国情选择合适的脱贫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摆脱贫困的目标。”李小云补充。

在研究世界反贫困实践过程中,李小云发现,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大都采用赶超型的发展战略,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不大可能按照欧洲的模式,通过渐进地发展逐步解决贫困问题。而且,经济增长必须是有利于穷人就业和穷人受益的。对于缓解相对贫困而言,需要建立起有利于收入和福利公平分配的基本制度,建立这样一个制度需要克服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需要超越政党的党派纷争。

李小云告诉记者,中国的经验表明,在不平等程度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必须通过超常规的减贫政策来超越利益集团以及社会结构本身的制约,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将贫困人口拉出贫困泥潭,这包括采用综合性的福利措施以及逐步建立起一系列的长效减贫机制。

当前,全球贫困治理面临巨大挑战。解决全球贫困问题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作为主要的多边发展捐助机构,世界银行每年的资金承诺额在600亿美元左右。但这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和发展需求相去甚远。

多年来,中国创新全球贫困治理机制,为减贫提供资金支持。为解决全球贫困治理资金不足问题,中国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亚洲等地区的发展和减贫。中国出资设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推动这些国家的发展和减贫。

除此之外,中国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并通过加强南南合作,利用“一带一路”建设等平台,拉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让国际减贫合作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撰文:《中国报道》见习记者 邱慧

图片来源:新华社

责编:何晶

中国报道微信公众号2021年10月29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