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走进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

勇担使命 当仁不让——中国农业大学领航全国新农科建设

2022年03月15日 浏览次数:

凝心聚力 主动担当 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引领新农科发展2.0新时代

中国农业大学将“课程即思政”理念融入新农科建设

布局“大国三农”学科建设

中国农业大学蓄力新农科建设 集聚乡村振兴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近日,首期新闻宣传“四力”提升研修班5位学员来到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专访中国农大副校长林万龙,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金帷老师、杨娟老师、邓淑娟老师。

“世界在变、社会在变、农业在变,高等农业教育也要因时而进、应势而谋。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农林院校将肩负起时代赋予高等农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加快建设发展‘新农科’。”在2019年教育部召开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上,教育部新农科建设工作组组长、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代表全国涉农高校发出了建设新农科的宣言,一场农业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应势而生。

作为全国新农科建设工作组的组长单位、中国涉农高校的排头兵,中国农业大学牢牢把握农业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时代浪潮,持续推动全国新农科建设不断深化,引领农业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突破:实施本科人才大类培养模式改革

“我们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面向学生全面发展,实施了本科人才大类培养模式改革,就是为了切中要害,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充满信心地说道。

学校大胆打破原有课程框架,围绕本科生成长成才所需要的知识素养,创新性地打造了通识教育、通用理论与技术教育、专业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结构。在课程内容上,推进农工、农理、农医、农文深度交叉融合,构建出以基础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为支撑、以应用学科为核心的一流专业新课程与教学体系。

前沿:建设全国首个生物育种科学本科专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中国农业大学向教育部申报,增设了全国首个生物育种科学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90116TK),为储备种业人才、打赢种业翻身仗贡献出独树一帜的农大智慧。专业代码中的TK代表国家“特设控制布点专业”,彰显出学校在专业布局上的战略眼光和在动植物种质资源创新、数字化育种、基因编辑等现代育种理论基础与前沿技术方面的领先水平。

驱动:成立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

为更好地统筹全国涉农高校推进新农科建设工作的探索与实践,2020年9月,教育部依托中国农业大学设立“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聘请孙其信校长担任主任,着力将其打造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林教育高端智库。

“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推进研究的政策转化是我们中心的一项重点工作。”林万龙透露,“历经反复的研究、论证和探讨,我们准备于近期发布《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目录》和《全国新农科建设蓝皮书》,为全国涉农高校布局新农科建设提供方向和引导。”

中国农业大学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守高等农林教育战线的初心和责任,向我国新农科建设交出自信而精彩的农大答卷,引领中国农林高等教育发展走入新时代。

特约记者:苏琳

编辑:刘铮 马文哲

责编:赵竹村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