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3月31日,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人民政府组织召开阳原驴遗传改良和入户推广代养项目签约仪式。河北阳原驴科技小院首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曾申明带领科技小院师生全程参与项目设计,并为项目的顺利签约提供关键技术支撑。阳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唐玉德共同见证这一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此次签约项目总投资220万元,旨在构建“阳原驴种质资源保护+智能化养殖+精准帮扶”三位一体产业体系。项目将建立100头优质妊娠种母驴核心群,配套建设智能监测管理平台,通过“资产分散入户+专业公司代养”模式,带动全乡“两类群体”实现年均5%的稳定收益。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牵头建设的河北阳原驴产业科技小院团队负责种群扩繁与技术研发,依托学院在动物遗传育种、繁殖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学科优势,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链条,项目到期后100头母驴及3头种公驴将移交地方管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闭环。
作为技术支撑方,河北阳原驴产业科技小院自2020年成立以来,已在胚胎性别鉴定、同期发情技术推广、基因组选择育种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突破。其研发的驴乳肉兼用新品系培育技术,为阳原驴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此次签约标志着政产学研深度融合进入新阶段,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传统养殖向智能化、标准化升级。
唐玉德在致辞中指出,该项目是阳原县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重要实践,通过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科技赋能推动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既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抓手,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县政府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确保项目早见效、群众早受益。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曾申明教授表示:“我们将发挥科技小院扎根乡村的优势,持续攻关产业关键技术,助力阳原驴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未来,四方将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协同,打造阳原驴产业发展新标杆,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产业支撑。
供稿:动科学院
供图:动科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孟祥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