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学者聚集全国科技小院大会 共话发展大计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5月7日,2024年全国科技小院大会在云南大理举行,来自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及全国213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一千余人共聚一堂,研讨科技小院发展大计,发布《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全国科技小院发展报告(2024)》。

DSC_3308.JPG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一级巡视员唐继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部副部长顾雁峰等出席并讲话。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琰、教育厅副厅长王永全、大理白族自治州常务副州长李苏等出席大会,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万龙主持大会。

OUY_3492.JPG

吴孔明代表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向扎根在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的师生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感谢。他指出,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高度肯定和极大的鼓励。近期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启动了第二批科技小院及科技小院集群建设申报工作,进一步强化战略导向,集群布局,鼓励多方协作和交叉协同,强化国际合作,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吴孔明对科技小院的发展提出三点要求和希望。一是准确把握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提升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能力。要切实扎根农业生产、农村一线,进一步做好科技小院的顶层设计,优化调整布局,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规范科技小院管理,让科技小院成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助推器。二是聚焦“三农”重点工作,精准开展全产业链科技服务。要始终秉持着知农爱农为农、厚植三农情怀的农业底色,重点围绕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产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区域进行布局,把科技小院打造成为一个助力粮食绿色增产,促进农业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的综合创新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全产业链的科技服务。三是抓牢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培养产业和基层发展的急需人才。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通过科技小院的建设和政策的引导,实现更多的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能够服务农业农村,盘活科技人才队伍,释放人才的活力和潜力,来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强国建设。

OUY_3577.JPG

唐继卫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回信一周年的重要时刻,召开2024年全国科技小院大会非常有意义。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体现了党中央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高度重视,彰显了科技小院模式所代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他表示,教育部研究生司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认真抓好学习贯彻落实回信精神。他强调,科技小院已经成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一个亮丽的品牌,要进一步加强统筹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要抢抓《学位法》带来的宝贵的机遇,加快改革探索,形成解决方案,继续走在前、作表率。要强化战略导向,聚焦国家农业强国、乡村全面振兴以及区域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开展科技小院或科技小院集群建设,主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农民增收。要强化集群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各主体在科技小院建设发展中的作用,系统布局科技小院集群网络,完善并落实各类小院集群协同发展的激励政策,实现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方互动协同,实现“1+1>2”的功能。要强化质量保障。持续优化顶层设计,把准科技小院发展的方向,进一步完善科技小院建设发展的制度机制,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OUY_3648.JPG

顾雁峰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回信,为科技小院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国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群团组织,高度重视科技小院建设,把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回信精神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与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共同推广科技小院模式,她表示,中国科协将从三个方面来进一步加强科技小院工作。一是高站位谋划、推进科技小院工作,科协系统把支持科技小院建设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着力提升科技小院在“三农”工作大局中的贡献度。二是用好基层科技组织,持续支持小院建设。中国科协将突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开展科技小院赋能行动,探索基层农技协与科技小院融合共生机制,着力解决知识转化、技术推广本土人才建设上的卡点堵点难点问题。三是持续优化科技小院建设环境,为科技小院师生施展才干,建功立业提供良好的研究和生活环境以及保障条件。

OUY_3444.JPG

林万龙副校长主持大会开幕式

DSC_3249.JPG

此次会议的主题为“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旨在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推动新时代知农爱农高层次新型人才培养。会议由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云南省教育厅、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云南农业大学协办,中国农业大学承办。

未标题-2.jpg

王永全、李苏分别代表云南省教育厅、大理市委市政府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们在发言中表示,云南省教育厅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和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要求,持续推进科技小院建设,进一步发挥科技小院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助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让科技小院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助推器,推动云南省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未标题-1.jpg

会上,科技小院的发源地、河北曲周县委副书记牛立鑫,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古生村村民何利成分别代表地方政府、合作企业和农户发言。他们在发言中分享了对科技小院的认识,以及科技小院对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农户的帮扶故事。

DSC_3532.JPG

大会还发布了《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全国科技小院发展报告(2024)》。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农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郭鑫从初心源起、发展历程、建设成效、建设模式和未来展望五方面对科技小院的历史、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DSC_3541.JPG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青年发展项目部副主任王少凡宣布成立新长城科技小院助力计划。30所高校的50个科技小院获评典型工作案例。

与会领导向获评科技小院典型工作案例的高校颁发证书。

DSC_3625.JPG

开幕式上,还启动了第二批科技小院讲师团专家聘任工作。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王冲等8所高校的10位科技小院一线指导教师担任科技小院讲师团专家。唐继卫向讲师团专家颁发了聘书。

未标题-3.jpg

开幕式结束后,还举行了大会主论坛。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的教师作主旨报告,交流分享科技小院的建设管理经验。

8日上午,大会将设置三个平行论坛,分别以 “扎根村屯解民生”“立地顶天治学问”“立德树人育英才”为主题展开交流研讨,来自不同高校的专家学者将开展32场专题报告。大会期间,参会人员还参观了洱海流域科技小院集群,实地调研古生村科技小院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感受科技小院师生“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的创新实践。

微信图片_20240508004242.jpg

DSC_3092.JPG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科技小院成就展。来自全国各地38所高校、科研院所参展。

我校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以及学校管理服务机构有关部门、各学院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记者:欧阳永志

摄影:欧阳永志

编辑:李杨

责编:武慧媛

2714
分享
分享到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