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村屯农家,厚植爱农情怀丨2023全国科技小院研究生学前教育实践培训会圆满结束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7月1日至8月16日,为期45天的2023全国科技小院学前教育实践培训会圆满结束。培训会分设曲周、洱海两个主会场,采取线下授课、线上直播、各片区分平台实践等方式开展,顺利完成“厚植爱农情怀,融入农户、感悟三农,理论实践、‘自找苦吃’,实战技能专题培训,总结提升”五个阶段的实践培训。培训期间,科技小院师生共同驻扎村屯农家,一起开展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短短一个暑假,同学们在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厚植爱农情怀,在“解民生”活动、专业技能培训中练就兴农本领,快速成长成才。共有来自全国12所高校的2023级科技小院研究生新生及各级相关单位300余人线下参加。

8月13日至15日,本次培训的《总结提升,共享感悟》阶段在河北曲周和云南大理古生村培训基地同步开展。本阶段共包括科技小院故事、短视频及摄影大赛总决赛、优秀研究生代表总结汇报、答谢晚会及结班仪式四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开展经验总结和自我感悟,并通过凝练总结和汇报,提升研究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提高学前培训质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专业自信,培养“三农”情怀,充分发挥科技小院人才培养的示范作用,培养出一批有竞争力和潜力的新农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13日上午,在2023全国科技小院教育实践培训会暨故事、短视频、摄影大赛评审工作会上。特邀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郭鑫、教育部研究生司培养处处级调研员陆敏致开幕词。

郭鑫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短短一个月内,她两次到访古生村科技小院,吸引她的是科技小院同学们的辛勤付出。她指出,研究生院将一如既往的支持科技小院的工作,也希望同学们能在培训中收获成长、收获快乐、收获难忘的回忆,努力成为“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的新时代青年。此外,她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期盼,希望同学们返回校园后,能继续深化研学,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1.jpg

郭鑫致辞

陆敏处长对科技小院研究生新生勇于实践、“自找苦吃”的行为表示高度的赞扬与肯定。她强调,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助于同学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学思践悟;同时,希望经历学前教育培训后,同学们能够以更成熟的心态,带着对“三农”真切的情怀回到校园学习理论知识,也激励同学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宝贵时光,砥砺前行。

2.jpg

陆敏致辞

为保证赛事公平公正,特设立大赛仲裁小组负责全程监督和调阅。赛事评审委员会经作品初筛与复赛后,分别评选出30个、15个、30个作品进入决赛。

与会专家对参赛同学的表现和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做出了详细点评,提出完善建议,鼓励同学们借助科技小院扎根一线的巨大优势,继续保持培训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将肩负的责任转化为实际动力,代表科技小院为我国农业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希望大家永远“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满怀激情。经过激烈角逐和严格评审,共有《古生,不再陌生,从新而生》、《行走乡间——我的小院时光》、《洱海碧波荡漾,我心乐此不僵》等九幅作品分别荣获故事、短视频和摄影大赛一等奖。这九幅作品均展现了参赛选手的创作才华和“三农”情怀。此外,还有60余幅作品脱颖而出,获得了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

4.JPG

5.JPG 6.JPG

评委老师点评

此次大赛的完美收官,不仅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艺术体验,而且真正体现了科技小院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同学们表示将继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青年人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建功立业,弘扬科技小院“自找苦吃”的精神。

13日至14日,来自曲周片区的17位和洱海片区的27位优秀研究生代表进行学前教育实践培训会总结汇报。经过长达45天扎根生产一线,他们走向田间,深入农村,深入农民,通过不同的历练、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感悟,收获了同样的感动和成长。他们表示,心态上,我们在与农业农村零距离的接触中,由被动的“受苦”向主动的“自找苦吃”转变;行动上,我们的三农行动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研究上,我们经过平台的专题培训,逐步培养起系统性思维和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与会老师、同学们也积极讨论,踊跃分享,对同学们的温情瞬间与综合能力提升表示高度赞扬。

7.jpg  10.jpg

9.jpg 8.jpg

学生汇报交流与老师点评

14日晚,曲周和洱海的同学们分别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主题为《盛夏的小院——火炉的锤炼》和《初秋的朝阳》两场盛大答谢晚会。本次晚会旨在向当地村民表达培训期间对同学们照顾、包容和支持的感激之情以及即将离开第二个“家乡”的不舍之情,让农户感受到科技小院的真诚与尊重,同时也为此次的培训画上完美的句号。期间,村民、老师、同学们载歌载舞,全场掌声雷动、其乐融融。“时光流转,岁月更迭,我们的友情长存农村;陪伴相随,梦想启航,小院学习里我们一同成长”。随着歌声落幕,老师们表示,本次活动不仅宣传了农村文化、民族文化和科技小院精神,更为科技小院学生与村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同学们在实际行动中深刻体悟厚植爱农情怀,激发爱农兴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为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11.jpg12.jpg13.jpg14.jpg

答谢晚会于曲周、洱海同步进行(前两张为曲周会场,后两张为洱海会场)

15日,2023全国科技小院研究生教育实践培训会结班仪式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教授、科技小院创始人张福锁,资环学院党委书记王雯,资环学院教授刘学军、张卫峰、侯勇,副教授程凌云、金可默、焦小强、许稳,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谢志坚,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皎,各个平台的负责老师及2023级硕士研究生新生共226人参加结班仪式。

王雯书记在致辞中表示,同学们深入农村,与“三农”零距离接触,掌握了在科技小院从事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基本技能,厚植了知农爱农的“三农”情怀,更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针对农业农村问题进行科普活动解民生,练就了强农兴农的过硬本领。她强调,此次学前教育实践培训会正是对总书记回信精神的热烈回应,并对参会同学提出三点要求:树立远大理想,坚定政治信念;践行“自找苦吃”,传承小院精神;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希望同学们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双脚扎进泥土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在强国强农的奋斗之路上,绽放青春之花、贡献青春力量!

15.jpg

王雯书记致辞

曲周、洱海片区的新生班长佘宗港、张采艺分别进行总结报告与视频展示。带队教师代表表示,感谢张福锁院士、科技小院师生、企业、政府及村民们对学前培训的支持。科技小院见证了同学们的巨大改变与成长,也希望同学们始终践行总书记重要指示,不忘初心、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用汗水挥洒青春,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拼搏诠释梦想。同学们表示,将不负总书记嘱托,不负老师们的期望,继续保持培训期间的学习状态,以坚定的决心、饱满的激情与坚韧的意志继承和发扬科技小院精神,坚持“自找苦吃”,厚植爱农情怀,锤炼兴农本领。

16.JPG18.JPG

19.jpg  20.jpg

21.jpg  image.png

颁奖仪式

李健强教授对即将步入校园的同学们提出三点期望:一是祝贺同学们实现了“三农”情怀的培养和综合实践技能的提升,祝愿同学们步入校园后,在新起点树立新目标,实现新发展;二是希望同学们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合作、学会成长和发展;三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坚韧创新,探索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新天地。侯勇教授强调,科技小院新生的成长蜕变体现了此次培训的真正内涵,是对研究生教育最高的反馈。他对2023级科技小院的新生们提出了两点期望和嘱托:不忘初心,学会感恩和铭记;持之以恒,不负现在与未来。希望同学们怀揣嘱托,整装前行,在未来真正做到“解民生、治学问”,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农业科技的领军人才。

张福锁院士在总结讲话中指出,220多名科技小院新生整整45天住农家、干农活、吃农饭,培训讲座不断,学术交流不断,每时每刻都在学习、锻炼、磨难、成长、成才,他们都在吸取教训和积累经验中走向更加优秀的自己。这就是科技小院人才成长之路,科技小院学前教育培训再次创造出了新的高水平模式。

22.jpg 23.jpg

李健强教授(左)与侯勇教授(右)作总结发言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2023全国科技小院学前教育实践《总结提升,共享感悟》阶段的结束,标志着2023全国科技小院研究生教育实践培训的完美落幕,标志着新一届研究生在科技小院“驻村感悟-知识拓展-小院实战-综合提升”四阶递进全程育人模式中第一个“驻村感悟”阶段的完美蜕变与成长,为科技小院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科技小院也将谨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继续发挥其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学生爱农兴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致力于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一批又一批“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新鲜血液。

24.jpg rgnsgn.jpg

曲周片区(左)和洱海片区(右)集体合影

供稿:资源与环境学院

供图:资源与环境学院

编辑:王美璇

责编:姜萍萍

643
分享
分享到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