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技小院培训会在我校内蒙古杭锦后旗培训基地召开

6月25日至28日,以“脚踏实地解民生,立地顶天治学问”为主题的全国科技小院培训会,在内蒙古杭锦后旗培训基地举行。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授林万龙,自治区党委农牧办主任、农牧厅党组书记、厅长郭占江,巴彦淖尔市委副书记、政府市长王志平,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全国农业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教授郭鑫,自治区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贾云,自治区农牧厅二级巡视员吴忠岩,内蒙古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永胜,巴彦淖尔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亚忠,内蒙古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齐景伟以及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相关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和各盟市农牧局,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代表43人,市、旗有关单位领导、专家教授及来自安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45家科技小院建设高校和共建单位领导专家、科技小院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

image.png

会议伊始,王志平、林万龙、陈永胜分别致开幕辞,由杭锦后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孙志刚主持。

image.png

王志平在致辞中指出,巴彦淖尔市共建设15家市级科技小院,引进领军院士团队5个,培养专项人才110名,完成农业级应用132项,在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他强调,总书记回信是对科技小院模式的充分肯定,也是对科研工作者要把梦想写在大地上,做党和人民需要的真博士、真专家的重要指示。他表示,巴彦淖尔市将一如既往为广大农业领域专家打造“政策优惠、保障优厚、环境优越、服务优质”的人才生态,让广大科研工作者、青年才俊们在巴彦淖尔专心科研、安心工作。

image.png

林万龙在致辞中表示,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扎根曲周,建立了第一个科技小院——白寨科技小院,15年的坚持,成果丰硕。他强调,科技小院始终以地方产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在促进当地产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增长研究生的兴农本领,培养研究生知农爱农的三农情怀。他指出,要做实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共同体,打造农业领域硕博士贯通培养新模式。希望各培养单位师生勇担立德树人、强农兴农时代重任,着力打造科技小院升级版,推动科技小院人才培养取得突出成效,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再立新功。

image.png

内蒙古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永胜在致辞中指出,内蒙古农业大学17个科技小院荣获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支持建设。他表示,将充分借鉴各兄弟高校在科技小院建设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更好的发挥科技小院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人才与智力优势,助力自治区高质量完成五大任务。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与全国农林类院校的交流合作,共同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image.png

开幕期间,与会领导、专家为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十佳助农”科技小院代表进行颁奖授牌。

image.png

张宏彦作《解民生、治学问的科技小院》的主旨报告。主要从在农民身边解民生,解决科技人员与农民脱节的问题,在生产一线治学问,解决科研与生产需求脱节问题,在解民生、治学问中育英才,解决育人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三个方面做精彩分享,让全体与会代表深入了解了“科技小院”的历史由来、精神内涵及主要特色。

image.png

郭鑫作题为《全国科技小院建设规范与管理要求》的报告。从科技小院的培养定位、建设目标、育人模式、培养要求、组织机构、考核评估等8个方面对科技小院的建设规范与管理要求做了全面介绍。她表示,教指委通过建设科技小院服务管理平台、组织全国科技小院培训(780个科技小院全覆盖)等多措并举,以保证小院建设成效。

image.png

陈范骏作《杭锦后旗科技小院助力全域绿色发展》的报告。对“科技小院+四级联创+科协”县域农业绿色发展工作模式、技术创新工作等做详细报告。他表示,河套灌区爱国、奋斗、实干、坚守的精神,专家、领导的压力与关怀,科技小院不忘初心的传承,均是助推杭锦后旗科技小院突破困境、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金可默做《洱海科技小院助推乡村振兴的创新、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从洱海科技小院成立背景与特点、以生态和产业振兴协同实现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模式构建和洱海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三个方面介绍了“3.0+”科技小院模式。

image.png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节水处农艺师、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2018届毕业生陈广锋做《练本领、塑情怀,服务三农发展——从科技小院中成长》的主题报告。他表示,科技小院不仅是一段难忘的成长经历,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在科技小院的实践锻炼,为其更快融入工作岗位,发挥青年作用奠定了有力基础。

1687933566250099427.png 1687933568751027516.png 1687933586179030812.png

随后,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杭后片区科技小院的优秀科技小院研究生代表任红阳、杨明、蒋雨平,分别做题为《怀农稳粮安愿,织北疆平畴景》、《“唯有葵花”向日倾》、《海阔凭鱼跃,山高任鸟飞》报告,以生动的表达、鲜活的案例讲述了他们在科技小院成长成才的动人故事。

6月27日上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焦小强、针对科技小院的建设、运行与操作规范进行了系统介绍。主题讨论环节,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后安志超、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米国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后李亚娟、内蒙古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贾立国、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程凌云、内蒙古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斐分别分享了科技小院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的经验做法。各与会专家就如何做好科技小院、如何提升科技小院建设与运行效率等宝贵经验与存在问题探讨热议。

1687933623125062765.png 1687933627379018343.png

1687933635224097880.png 1687933638272008301.png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就二道桥镇红色产业园深度节水控水示范区、杭锦后旗科技小院综合展厅及绿色品种鉴定基地、头道桥种养结合科技小院和四级联创展厅等开展现场观摩与交流研讨,进行了一场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科技小院扎根一线助力产业发展探索新思路。

供稿:研究生院

供图:研究生院

编辑:李杨

责编:马文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