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留守儿童困境:现代化发展之殇

南方都市报 2015年07月09日 报道 浏览次数:

  2004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一个团队,持续关注了劳动力流通与农村留守人口问题,并且坚持开展学术研究以及社会讨论。对于留守儿童这个问题,家庭、学校、农村社区都有责任,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要去一味责备这三者,而应该去寻找问题背后的原因。

  叶敬忠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教授

  2004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一个团队,持续关注了劳动力流通与农村留守人口问题,并且坚持开展学术研究以及社会讨论。对于留守儿童这个问题,家庭、学校、农村社区都有责任,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要去一味责备这三者,而应该去寻找问题背后的原因。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

  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与其说是家庭分离之痛,不如说是中国现代化发展之殇,为什么这么说?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研究好多年,大量关注的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这些影响无非是三个方面,第一是学习,第二是生活,第三是心理,从而导致一些极端的现象,比如说安全无保、学业失助、品行失调等等,造成这样的风险,我自己认为,其实不用去调研都能想到,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必然遇到这样的问题。

  所以不仅要把这个“问题是什么”展示给社会,其实更要展示给社会的是“为什么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留守儿童这个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通常所见到的解释是什么呢?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向城市转移,而且很多人认为,这不仅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乡村农民提高他们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计水平,这是经常听到的解释。为什么会有人口的流动?借用经济学者的话语就是说,乡城迁移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摆脱了土地的束缚,这是农村家庭在进入权衡计算之后的一种理性选择的结果。也就说留守人口的出现,是为了实现收入最大化的权宜之策,这是经常听到的解释。

  也就是说,因为农村有推力,城市有拉力,所以这是自由选择、理性选择的结果,我想问的问题是,农村留守家庭,沉重的这种生活现实,真的是农村家庭自主选择的结果吗?这是个需要问的问题。这个里头我想说明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施行的什么道路?是一种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特别强调通过城乡壁垒的松动和对城市偏向的这种发展政策,将农村劳动力引向城市,以便城市能够以廉价的工资水平获得大量的劳动力,农村存在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仅仅是作为工业化所必须的粮食、原材料和劳动力的输出力。

  另外在资源转向城市的同时,传统的农村社会也越来越遇到商品化的侵蚀和挤压。改革开放之后,农民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说,说什么都需要钱了,为什么什么都需要钱,因为一切都商品化了。比如农村一位留守妇女这么说,她说盖房婚丧嫁娶,人情往来,水电,孩子上学,吃穿,样样都需要花钱。你发现过去乡村有很多通过互惠方式解决的问题,一些行动都要用钱来解决。现在的婚丧嫁娶,包括乡村的一些文化仪式活动地,比如说移坟,都有专业队来负责的。所以一切都用货币做一个媒介来实现,在这种巨大的货币压力下,迫使农村的青少年劳动力不得不忍受亲人分离之痛到城市去寻找谋生之路。

  我们经常说年轻人在农村没出路,这是现在乡村人所面临最真实的问题。因此当农民的多元的生计方式遭遇到现代化或者商品化的发展道路的时候,留给农民的选择其实已经不多了,除了外出务工挣钱还有什么其他的选择?所以我的观点认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民家庭的改变其根本在于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商品化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对农村或农民生存空间的巨大挤压,是以农民家庭的幸福为代价,来汲取乡村资源,实现现代化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所以当面临各种沉重的留守儿童现象,以及社会里出现的各种极端的留守儿童事件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站在道路的制高点,去指责他们的父母,指责社区,指责这个学校,因为没有任何其他人能够比孩子的父母最爱自己的孩子。假如有选择的话,谁不愿意跟自己的孩子每天去亲情相守呢?所以我这里想说,对留守儿童来说,与其说是家庭分离之痛,不如说是中国现代化发展之殇。

  留守儿童问题面临的新变化

  最近有媒体朋友跟我交流时问我,留守儿童从新世纪初就提出了,也提出一些措施,到底现在有什么变化?我说对于留守儿童的性质没有任何改变。所谓留守儿童问题,就是因为父母外出,父母缺位,家庭不完整,这种性质当然还是一样的。但留守儿童生活的环境产生巨大的变化,这个里面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第一个村庄没有了学校,这是巨大的变化。2001年之前每个村庄都有学校的,但是自2001年开始所实施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使得很多村不再办小学乡不再办中学,全国大量的农村中小学和乡镇中学被撤并,合并到乡村中心小学,或者到县城中学,形成了所谓的教育资源优化组合了规模的办学。据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从1997年到2009年,全国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一半,每天平均减少64所。这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他们在幼小的年纪不得不奔波于学校与村庄之间,或者寄宿在学校之中。

  村庄撤了学校以后明显的变化是,村庄不如原来那么热闹了,学校撤并之前,每天早晨都有父母叫醒孩子上学的温馨,每天早晨都会传来学校升国旗的国歌声,每天都能听到学校的朗朗的读书声,每天上下学路上,三五成群嬉闹,颇显活力的村庄社会,在没有了学校之后,是什么景象呢,很多农民感到沉闷和落寞,学校对乡村的作用是巨大的,学校的存在带动了社区中成人之间的交流,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不仅帮助留守儿童成长,也促进了社区成员之间的整合。想象在城市多少成年人的交往是因为你们的孩子上了同一个班,所以学校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载体,是社区的文化中心,而现在的村庄学校没有了,这是第一个留守儿童生活环境所面临的变化。

  第二个村庄没有了年轻人,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当我们谈到人口流动的时候,经常说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现在是什么,现在农村几乎所有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2013年我在河南省村庄做调研的时候,我们当时在设计的时候,想选择一位未婚女青年来访谈,我们走了10个村子没有找到一个未婚女青年,因为她们都出去打工了。你问问在城市打工农村来的青年,他们都想回家,都想回家看看,都想回家看父母,但是他们经常说,在村里待不住,因为村里没有年轻人,留守儿童是生活环境第二个变化,就是村庄没有年轻人。

  第三个村庄没有活力,因为我们刚才说村庄没有了学校,村庄没有年轻人,村庄也没有文化设施,没有文化活动。村庄最热闹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春节的时候,春节的时候人多车多烟花多对吧,而过了农历初五或者初六之后,也没人了,没车了,也没有了大的事情了,所有一切导致了留守儿童所生活的社区环境,没有了活力。所以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目前乡村留守儿童是生活在一个没有学校,没有年轻人,没有活力的村庄里头。你们说他们生活得怎么样,他们的心理怎么样,就是做一个青壮年,想想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区里,我们怎么样,如何应对留守儿童这样的问题,我自己认为我们应该跳出留守儿童问题本身,调整国家的发展方式。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以及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众多问题之一,它的出现根本的原因是在于社会整体,是以经济增长为主导目标,城市偏向的发展模式,因此我认为留守儿童问题的彻底化解从长远来看,有赖于城乡协同、权利平等、和谐交融以及以人的主旨为关怀的发展模式,简单地来说,就是这种发展模式要改变对农村和农民生存资源的挤压和汲取,还农村以活力,还农村以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力,要实现这一个目标,我觉得首先要停止以现代化为名,对农村土地人力资金教育等各方面资源的汲取,农民工外出务工不就是对乡村人力资源的汲取吗?还有,乡村出现了任何一个资源,比如说乡村的矿山里头,发现有铁矿了,马上矿山就变成千疮百孔了。我们要终止各种资源的汲取,杜绝以政策手段,加剧农村社会的凋敝。同时应该将财政投入和扶贫政策真正向农村社会倾斜,以地方特色和农民意愿为前提,来促进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使农村居民实现本土生活的安定富足。

  留守儿童问题讨论的误区

  留守儿童问题讨论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误区,第一千万不要迷信彻底放开户口可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此时的户口非彼时的户口了,大家知道,过去的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相比,意味巨大的福利差异。而今天不同了,城市户口的特殊福利已经没有了,而农村户口反而有一块土地,目前我们可以看到,把城市户口往农村转移已经不那么容易了,甚至很多地方都不可以做的事情,目前往往主流鼓励的事情,把农村往城里转,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最起码是两条,第一是看上农民的土地,第二希望农民把多年打工的积蓄花在城镇的商品房,我们在这里面一定认识到,现在的农村户口不仅没有阻碍,而且是农民在城市失去工作来源以后,他的最后一道安全保障。

  再者即使户口彻底放开了,农民工那点收入能力负担得起他们的举家迁移吗?即使留守儿童随父母进城,也把留守儿童转变为流动儿童问题。

  第二不要迷信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很多人认为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外出父母关于子女缺乏照料的后顾之忧,这是非常肤浅的一种工具性的思维,把留守儿童看成一种物,不是缺少照料,我把你放到寄宿制的学校,由学校照料你。其实我们面临的现实是什么?面对的现实是寄宿制的学校生活非常单调,老师对学生的看管多于深入地交流和沟通,学生常常对学校的生活感到厌倦,有的学校给人带来的感觉就是集中营一样,因为每天都重复着一样的生活,就是上课自习,再上课,再自习。他们最盼望的是周末的时候,回到乡村去,最起码还可以和爷爷奶奶见上一面,享受那么一点家庭的亲情。而寄宿制学校,使得小小年纪的留守儿童,不仅没有了生活中父母的在场,而且使得爷爷奶奶等家人和乡邻的在场也大为减少,这个不一定有利益留守儿童的成长。

  第三个不要迷信彻底的城镇化可以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我在这里想说明,并非反对城镇化,但是城镇化到底应该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需要思考的问题。据报道中国目前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了,但是将如此多的人口城镇化,世界上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给我们提供任何参考的,而且很多研究发现,农民工更愿意向县城,以及县城以上的大城市转移。那么城市是不是有那么大的吸纳能力,城市是不是准备好了,要接纳那么多人口?特别是城镇化一定需要就业作为保障,城镇化能够保证这么多人的就业吗?特别是经济的发展,我们都希望它保持永远的高速增长,但现实不一定是这样的,所以当经济的增长一旦放缓到一定程度,城镇吸纳不了这么多就业人口的时候,他们又不愿意或者无法回到乡村的时候,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最后一个误区,千万不要迷信土地流转有利劳动力的流动,有人说土地流转可以解决外出务工者农业生产后顾之忧,说这样可以放心在外工作了,的确如此,但是土地流转之后,农忙的时候也不用回家了,那这也减少了自己跟孩子团聚的一个机会,尤其是土地流转,它不断地切断了外出人口与农村与农业与土地的连接,这样的农村人口,生活重心就会越来越更加向城市转移了,久而久之,外出人口回到乡村的难度就更大了,这个时候我们还需要回到刚才我的问题,一旦经济发展下行到一定程度,城市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大量的农民工回不去乡村的时候,我们社会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南都评论记者 张天潘 整理)

责任编辑:陈卫国
分享到:
标签:媒体农大 南方都市报 叶敬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