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旧版回顾

名家论坛 | 朱有勇:一个“农民教授”的科研经历

学生记者 王克柔 2018年05月29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本网讯 5月25日晚,我校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做客名家论坛,以《一个“农民教授”的科研经历》为题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向我校师生分享了他在学习、科研、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人生感悟。校长孙其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张东军在论坛前会见了朱有勇校友,对他回母校表示欢迎。

 

张东军主持并全程听取论坛。他向大家介绍,朱有勇校友长期耕耘在第一线,始终怀着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深厚情感。他身上体现了农业科教工作者的优秀风范,是学校最著名的校友之一。因为在农业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杰出贡献,朱有勇校友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高校名师奖、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推广标兵、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全国十佳三农人物等多项国家级表彰奖励,也受到农民发自内心的尊敬认可。张东军特别介绍,在朱有勇校友工作过的很多地方,农民都称他为"农民教授"一一这个朴素的称呼是朱有勇校友最喜欢的"荣誉称号"。

论坛上,还播放了一段专门准备的视频“家国栋梁”,让大家对朱有勇校友的事迹和精神有了更进一层的了解。

被选择的人生

讲座伊始,朱有勇院士讲述了自己走上植物病理学科研之路的经历。回忆起当年的高考,他称自己进入云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是命运的安排。出身农村的他本想跳出“农门”,觉得能当上工人,有一份稳定工作就已经是了不起的事了。起初他并不愿意学习农学类专业,甚至有些抵触情绪,报考的也都是工科专业。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还是阴差阳错地考进了云南农大。

上大学后,朱院士笑称,因为脱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坐在教室里读书成为了当时最为幸福的事情。也正是凭着对知识的极度渴求和从小培养出的勤勉精神,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由此带来的满足感使得他对植保专业的兴趣更加浓厚。在考取研究生时,朱院士说:“当时的导师出了一道我根本不会答的题,也正是这道题,让我走上了这条科研之路,这一走,就是一辈子。”自此,他开始在植物病理学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

不移的探索

从事研究的三十年来, 朱有勇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开创性地研究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效应、机理和推广应用。首席主持973项目1项,主持完成863、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国粮农组织、亚洲发展银行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Nature、PLoSONE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发明专利二十余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创建的“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和技术”和“生物多样性控制植物病害理论”,经过国内外数千万亩的示范推广后,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标志该成果的学术论文“Genetic Diversity and Disease Control in Rice”2000年于英国的《自然》杂志全文发表,得到了国内和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评价和普遍认可。这篇论文被引用过2000多次。“不是那种个人的引用啊,是被SCI引用的,这个在植保领域目前来说,引用的次数还是蛮多的。”朱院士在说这话时,台下的观众都被他的幽默逗笑了,他在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幽默与睿智感染了所有人。

由此,朱院士还引申到对治学精神的探讨,认为治学当专注而坚毅。

接下来,朱院士结合了几个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典型例子,为同学们简单讲解了自己的研究理念和实践经历,在谈到一个追踪观察了十年的项目时,朱院士笑着说道:“这个项目我本来很想接着做下去的,肯定可以出一个很好的成果。但是后来拆迁,把这块农田给拆了,研究就只能到此为止了。”听了这话,观众们也笑了。但现在这淡然一笑,背后隐藏着的却是当初的巨大心酸。在科研之路上,时常密布荆棘,30年来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但都凭着他这股云南人的倔劲,被一一克服了。也正因他坚定不移地探索,才有了后来造福农民的成果。

与农民的不解之缘

演讲过程中,朱院士所举的大部分例子中的理论都已付诸于实践,用于帮助农民的生产生活。在谈到自己在农村搞实地研究的经历,他非常自豪地表示:“我喝酒很厉害的,去到村里,先和那些农民兄弟们喝酒,然后工作就好开展了。”这番话又引起台下一片笑声。因为出身农村,朱院士更能理解农民的难处。他表示:“我们亲自考察过后,觉得这些农民兄弟真的不应该受穷的。那么好的资源,只要好好利用,他们就可以富起来。”

本着这样一颗赤诚的心,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投入农业方面的实践中,先后开展了香格里拉干冷河谷生境特色酒庄研发和低海拔河谷生境冬季马铃薯产业研发等农业项目,帮助当地农民实现收入增收,提升当地整体经济水平。朱院士由此谈到了自己作为读书人的抱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并且真真正正地帮助到农民们的生产,这才是最令人开心的。“我最喜欢的,就是看到农民们一边用手蘸着唾沫星子数钱一边笑了。”朱院士幽默地说道。

2005年,朱有勇院士获得全国十佳三农人物,当时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在世界权威性科学刊物上发表论文,他是中国农民心目中的农民教授;在国际稻米年颁奖典礼上赢得殊荣,他是中国农民心目中的农民教授;站在制高点上的农业科学家最大的欣慰,就是农民需要什么,就去研究什么,“农民称我农民教授”!

讲座现场,他还回答了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和困惑。他说,无论做任何事都要认真,真正的强者从来不是掌控命运或是臣服命运,而是习惯于与命运握手言和。“人倦了,天远了,唯有山水相依,守候着那束透过红尘的梯田之光。”希望同学们为梦想砥砺前进,心怀天下苍生

本期论坛由农学院、园艺学院、植保学院、生物学院、资环学院、关工委、校友会承办,关工委老同志与学校400余位师生聆听。(学生记者 韩昊书 摄影)

现场同学向朱有勇校友赠送定制的礼物

责任编辑:郝琦伟
分享到: 更多
标签:名家论坛 朱有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