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二部携手中国农大解土壤难题

农资导报 2017年08月16日 报道 浏览次数:

中国农业大学胡树文教授(中)在南通考察大棚土壤状况

中国农业大学胡树文教授(中)在南通考察大棚土壤状况

本报讯(记者吴俊生)中国是盐碱地大国,西北、东北、华北及滨海地区在内的17个省份均有分布。特别是大棚种植发展迅速的滨海地区,土壤盐碱化呈加速趋势,成为制约农民增产增收的突出瓶颈。近日,应中农控股二部邀请,中国农大胡树文教授赴江苏省南通市考察,双方计划联手破解沿海设施大棚日益突出的土壤盐碱化难题。

近年来,针对设施农业出现的问题,中农控股二部加大了技术服务和推广力度。据中农控股二部南方大区经理朱昊介绍,在东南沿海,设施大棚土壤盐害极其普遍,个别地块甚至寸草不生,降低了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严重影响效益。尽管菜农们试过各种方法,但大都不奏效。

今年,南通港闸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与中农控股二部建立了合作关系。据了解,港闸区现代农业产业区一共有7500亩大棚蔬菜,很多大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土壤障碍。中农二部农化服务人员了解到该园部分大棚土壤盐化问题突出后,中农二部邀请了胡树文专程赴园区考察,共同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考察当日,焦急的菜农们竞相邀请胡树文到自家大棚诊断“病情”。来自安徽蚌埠的菜农孔祥斌在园区承包了4个大棚种植芹菜。记者在现场看到,大棚土壤表面覆盖了一层白花花的盐,原本应该已经上市的芹菜,眼下还只是稀稀疏疏的小苗。拔起芹菜观察,大部分都出现明显的烂根现象。

来自安徽怀远的菜农刘士忠承包了20个大棚,面对着更严重的土壤问题:地表呈星星点点的红色,而且土壤开裂,远看就像一片不毛之地。“20个大棚里,只有5个稍微好一些,其他大棚都不行,这片地简直就像‘死’了一样。”刘士忠感叹。

当日,胡树文还考察了位于南通通州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该园区大棚土壤同样面临盐化问题。

考察过程中,胡树文对大棚土壤进行了取样,并为农户作了现场培训。他表示,沿海地区大棚土壤盐化,与地下水和土壤含盐量高有关,同时大棚蔬菜栽培环境封闭,加上施肥量大,致使耕层中的盐碱成分含量增加,加快了土壤盐碱化的速度。土壤盐化可以修复,接下来将与中农控股联手开展盐碱地土壤改良示范,然后着手大面积复制。

中农控股二部总监王根杰表示,胡树文带领的科研团队在治理盐碱化土壤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双方将紧密携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壤修复解决方案,解农户燃眉之急,帮助农户走出困境。

据了解,胡树文科研团队在破解中国土壤盐碱化上取得重要突破。在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土分布区之一———松嫩平原上,胡树文团队开发的盐碱地改良技术实现当年修复、当年增产,让数万亩荒芜的盐碱地重新长出了水稻。在此基础上,胡树文团队还在北方重度盐碱地上成功栽植牧草、葵花等作物,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农资导报》2017年8月11日 B2版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更多
标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