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果然有种丨又是一年南繁育种季 “育种候鸟” 纷飞海南 育良种选种业“中国芯”

新海南客户端 2022年11月14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原编者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经过60多年的发展,南繁,筑牢“中国饭碗”最坚实底座,已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孵化器”和“加速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海南的重要讲话精神,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倾力打造海南第一档聚焦种业领域的融媒体特色专栏“果然有种”,积极探索媒体+种业品牌服务,讲好种子+果子的故事,展现海南种业、中国种业的新作为、新突破、新成果。海南省融媒体中心陆续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 利声富

立冬过后,我国内地许多地方已寒风萧瑟冬意浓。但三亚的阳光依旧灿烂,照在身上暖洋洋的。11月后海南,又是一年南繁育种季,全国各地的“育种候鸟”纷纷飞来海南,为新一轮育良种、选种业“中国芯”忙碌。

垄田、插牌、撒种……在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二期,刚到三亚的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裕强顾不上休息,和团队一头扎进田里,开始“宁粳7号”新一季加代。

三亚市崖州坝头南繁试验基地双季亩产三千斤现场。记者 利声富 摄

“现在有平台后,进行南繁育种方便多了。”刘裕强说。

刘裕强所说的平台,是海南省为助力打造“南繁硅谷”已建成包括新品种测试实验室、种子质量认证实验室、转基因作物生态环境测试实验室、植物检疫技术研发实验室和病、虫、草害监测与防控实验室等一批南繁公共实验服务平台。

依托这些公共平台,南繁科研机构也改变以往单打独斗场面,可以按需申请,相比之前方便很多。

“南繁,农作物种子南方繁育的简称,是指每年秋冬季我国内地育种专家来到北纬18度线以南,在三亚、陵水、乐东等市县从事农作物育种的科研工作。”站在三亚崖州区一片稻田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涂升斌指着金灿灿的稻穗说,一粒好种子,不单长在试验田里,更要走向田间,盛在百姓饭碗里。一代代南繁人追逐着光和热,日复一日往返于实验室和田间,为的是,育良种,选出种业“中国芯”。

这期间,要经过数次试验、研育、推广等阶段,每个阶段都凝聚着未知数的期盼,快则五六载,慢则十余载。

“受疫情影响,今年南繁育种我们做了两手准备。”在陵水安马洋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南繁科研人员刘华招说,南繁育种若不能按时播种,不仅会影响今年南繁育种,还会影响整个南繁加代。为不耽误今年南繁育种,他和另一南繁科研人员王春生做好两手准备。受疫情影响航班减少,在哈尔滨的水稻育种材料不能及时运到陵水,王春生来海南前,提前在哈尔滨浸种、催芽。同时,在陵水的他同步进行育种备耕。

陵水安马洋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记者 利声富 摄

“随着‘南繁硅谷’建设推进,南繁科研人员正源源不断吸收更先进的理念,配置更先进的设备,收获更先进的科研素材。”在三亚市崖州区中国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海南基地,负责人刘波正带着科研人员开始玉米繁育新一季忙碌。

“作为育种科研人员,我们会继续在这片希望田野上选育出高产、优质新品种,突破种业‘卡脖子’问题,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刘波说。

三亚及其周边市县拥有我国独一无二的热带资源,能提供动植物周年生长繁殖的优良自然条件。每年秋冬季,全国的南繁科研人员利用其特殊的天然大温室,从事南繁科研、育种等。

工作人员在陵水安马洋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里拔秧苗。记者 利声富 摄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育成的2万多个农作物新品种,超70%曾经过南繁孕育。每年,800余家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种业机构的超8000名科技人员为选出种业“中国芯”,托起“中国饭碗”坚实底座贡献南繁力量。

为给南繁人搭建宽广平台,海南省整体布局,在三亚、陵水、乐东划定了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26.8万亩。为确保南繁用地得到长期保障,26.8万亩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含核心区5.3万亩)目前全部上图入库,纳入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实行用途管制。同时,按照“集中配套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在新划定2.5万亩南繁新建科研育种核心区配套745亩建设用地,用于集中建设专家住宿、科研、生活等设施配套服务区。

新海南客户端2022年11月14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