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晓棠教授关于硝态氮迁移的评论文章在PNAS上发表

资环学院 2014年01月17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本网讯  116日,我校巨晓棠教授题为“Direct pathway of nitrate produced from surplus nitrogen inputs to the hydrosphere”(硝态氮向水体迁移的直接途径)的评论文章在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上以Letter的形式在线发表

  施入土壤-作物体系中的氮肥主要有三种去向:作物吸收、土壤残留和损失(包括氨挥发、淋洗和反硝化),这些去向关系到作物生产力提高及环境负效应降低。15N标记是准确定量这些去向的重要手段。一般的研究只追踪一季或几季作物的氮肥去向,对土壤残留肥料氮的最终归宿认识模糊。Sebilo等于20131021日以题为“Long-term fate of nitrate fertilizer in agricultural soils”PNAS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连续追踪了15N标记硝酸钾三十年的去向,结合渗漏水中δ18Oδ15N的分析,指出残留肥料氮不是短期直接进入渗漏水的,而是先经过土壤固定(包括土壤微生物、有机质、植物根系)再矿化和硝化后,在以后的若干年持续不断逐渐淋洗到渗漏水中。一次肥料氮施用后的这种形式移动可以持续八十年之久。

  由于巨晓棠教授长期从事氮肥去向研究,看到这个结果后兴奋不已,并产生了写一篇评论文章的想法。早在2003年,他在研究地下水δ15N值与肥料δ15N值和土壤δ15N值关系的时候,已经认识到这种机制。因为在某些条件下,地下水的δ15N值与土壤δ15N值接近,而远高于无机氮肥的δ15N值,当时他和博士生张丽娟就画过一张肥料氮迁移到地下水的机理图,其中包括这个过程。但后来的研究进一步发现,肥料氮经过土壤固持、再矿化和硝化,只是淋洗的一种机制,而且是在供氮量较低的条件下。

  巨晓棠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壤-作物体系氮素持留能力的概念,并指出Sebilo等文章报道的情况只适合于对体系低量供氮或平衡供氮条件下。在对体系过量供氮的条件下,施入的肥料氮有部分直接进入渗漏水,而不经过土壤固持与矿化过程。PNAS编辑认为,这篇文章是对原文的重要补充和理论概括。这些概念和理论完善了残留肥料氮归宿理论。

  据了解,这一概念和理论是巨晓棠教授长期氮素研究提出的第五个创新观点,以前他曾提出:(1)旱作土壤硝态氮长期累积与偶尔淋洗机制;(2)旱旱轮作土壤氮素持留能力高于水旱轮作;(3)石灰性旱作土壤N2O主要来自铵态氮肥的硝化作用;(4)集约化长期耕作农田的施氮量约等于地上部吸氮量。

责任编辑:陈卫国
分享到: 更多
标签:PNAS 巨晓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